面臨產業凋零的活版印刷,近年來在許多相關從業者的嘗試之下,逐漸以更為現代、能因應時下需求的樣貌,重返時代的舞台。但還沒有更多的可能性?一起從一次由國內外54位創作者共同參與的紙牌聯展,發掘活版印刷的新生命。
今年年初,台灣目前僅存的最後一家鑄字行「日星」,在歷經過一次的功敗垂成之後,再度發起了「字體銅模修復計畫」,希望藉由線上的群眾募資,讓當前堪稱世界上最完整的繁體中文鉛字銅模,能有保存下來的機會。
許多傳統產業在面臨數位化的衝擊下,不是黯然從歷史舞台上退場,就是仍在新舊時代的夾縫中苦守經營,而日星便是其中之一。當媒體及出版業還在紙本及數位形式之間躊躇徘徊,在電腦排版早就成為印刷業主流的這個時代,活版印刷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遙遠地彷彿只是在歷史課本上讀過的一頁知識。
活版印刷能否在當代找到新的路徑,重返你我的文化生活,並創造更多不同的可能?這個問題或許今日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有許多人正嘗試著以自己的方式回應。由PAPERWORK紙本作業、小福印刷與不只是圖書館共同主辦的「活版今日—2017活版印刷節」,便是一次精彩的交會。
他們在4月初邀集各地熱愛活版印刷的人們及相關從業者,透過市集、講座及工作坊等活動,為活版印刷這樣日漸式微的傳統工藝,共同探索新而不同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主辦方舉辦的「活版玩紙牌—54位創作者紙牌聯展」及「活版名片百人展」,則是以應用的成果,直接展示活版印刷的質感與魅力。
以「紙牌」這樣歷史悠久的物件作為詮釋的媒介,顯然別具意義。「活版玩紙牌」聯展選擇撲克牌此一最通俗、使用也最廣泛的遊戲牌具,邀請國內外54位優秀的創作者,各自為一張牌注入他們對活版印刷的再思考。
54位創作者皆為一時之選,包括川貝母、王春子、楊謹瑜(Vita Yang)、薛慧瑩等插畫家,以及方序中、何庭安等設計師;另外還有小福印刷、不只是圖書館、日星鑄字行、有限會社林印刷所等主辦與協辦單位的特別參與。
▲ 54張紙牌展現了每位創作者的風格。整副紙牌由小福印刷以雙色活版套印在德國Gmund純棉紙上製作而成。之後也預計發行限量版紙牌,提供活版迷及紙品愛好者收藏。
從花色與數字發想設計,參與展出的每位創作者,都有著別出心裁的創意。儘管構圖、配色及呈現方式各不相同,但由這54張紙牌輻輳而成的焦點,正是他們對於活版印刷的情感與敬意。
或許正如主辦之一的不只是圖書館,在其參與的紙牌作品簡介中所述:「事物延續的關鍵並不是在緬懷,而是一群真正熱愛的人,面對今日的環境,努力在這件事情上突破。」對照生活中、社會上充斥的各種對於「轉型」的迫切需求,我們肯定還能思考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