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設計獎發起「設計讓生活更友善」社群串連活動獲廣大迴響

▲ 金點設計獎共號召11位設計師與專家參與,第一排由左至右:張基義、王俊隆、馮宇、廖小子;第二排由左至右:卓致遠、吳漢中、林承毅、何庭安;第三排由左至右:余虹儀、周育如、王慶富。
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中,有哪些不良的公共設計讓你覺得不友善?又有哪些設計欠缺美感,看了就令人搖頭?為了引起大眾和有關單位對友善設計、美感的重視,金點設計獎特別發起「設計讓生活更友善—10件你不可忽視的設計」社群串連活動,號召張基義、馮宇、廖小子、王俊隆、王慶富、周育如、余虹儀、林承毅、吳漢中、卓致遠、何庭安等11位橫跨各領域的設計師與專家參與。他們針對生活週遭的一件設計點出問題,並提出改善方向,自6月底貼文以來,已在社群媒體間引發熱烈迴響和討論,期盼「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能真正落實在政策中,讓台灣的生活空間更友善宜人。
參與的設計師們各自針對公共空間、視覺傳達和產品設計提出建言。品墨設計工作室/品墨良行創辦人王慶富指出,「三鐵共構」的台北車站,當初規劃動線時考量不夠周全,例如輪椅族如果搭乘捷運到北車,該樓層沒有電梯可以通往高鐵(只有樓梯和手扶梯),得要先上至地面層,往回走進北車主建物內,再走到東三門的電梯,才能前往高鐵月台,一般人只要花3分鐘的路程,輪椅族卻要花5倍的時間,相對不便。在台灣推動通用設計超過10年的專家余虹儀則提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然而許多公共空間的座椅設計都太矮,對坐下起身較為吃力的長者來說較為辛苦。她指出在日本常見高坐姿、欄杆式的「暫歇設計」,不佔空間又方便起身,讓長者和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短暫歇息,值得台灣參考。
▲ 余虹儀指出日本常見高坐姿的「暫歇設計」,友善長者,值得台灣參考(取自「愛.通用設計的小魚」臉書專頁)。
7月初一則開山里登革熱疫情簡訊引發媒體和網友熱烈討論,UX/UI專家卓致遠從設計師的角度提出建議,他認為公部門的簡訊,除了盡到告知的責任外,應可透過更好的介面設計,讓民眾積極地參與防疫工作。他隨手設計了新的介面,以條列式的方式列出防疫登革熱的行動,民眾實際作為後勾選,待七項都完成後,會跳出頁面顯示:「台南有你真好,分享到Facebook與更多朋友一起守護台南。」透過活潑友善的介面設計和文字,讓公部門的簡訊跳脫傳統窠臼,將「告知」轉化為「實際行動」,相信一般民眾也能體會到公部門的用心。
▲ 卓致遠建議公部門的簡訊介面設計應更友善活潑,不僅是告知,而是能轉化為實際行動(取自卓致遠臉書)。
同樣是傳達設計,叁式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何庭安關注的是產品包裝上的「微觀設計」。他以自身服役時的親身經驗為例,指出有回在深夜的救護車上練習靜脈注射,因注射液包裝上的文字密密麻麻,加上瓶身扭曲又產生眩光,他竟花了半分鐘才讀懂上頭寫了什麼,但若遇到緊急狀況,延遲半分鐘救援可能一條生命就此斷送。他特別找了日本同產品的設計做對照,發現不同資訊會透過不同的亮色底與黑字區分,特別重要的指示則用紅色搭配簡易插圖作說明,此外,純白的袋色也使光線不會穿透液體而干擾閱讀,是值得學習的範本。
▲ 何庭安指出日本的注射液文字排版,以不同顏色和簡易圖示標示重點,閱讀起來較不吃力(取自何庭安臉書)。
也有設計師從美感的角度出發,指出是該翻轉所謂的「中華民國美學」的時候了。長期關注台灣設計美學的台創董事長張基義指出,台灣的遊覽車內裝設計經常是蕾絲窗簾搭配奇異燈飾,有的甚至在地板上弄得五顏六色,宛如五零年代的歌舞廳風格,令人不敢恭維。反觀歐洲或日本,大都是簡單色調,「過多的『加法設計』不但沒有加分,反而造成視覺上更疲乏。」張基義說。竅門設計主持設計師王俊隆則從生活小物出發,指出小吃店桌上裝免洗筷、湯匙、夾塑膠套的配備,店家都是拿市售的產品隨意搭配,擺在桌上顯得雜亂,他認為若能設計出容納所有需求的產品,不僅美感大幅提升,也具有龐大商機的潛力。
▲ 王俊隆認為小吃店收納盒可整體重新設計,讓美感提升(取自王俊隆臉書)。
此外,IF OFFICE負責人馮宇點出松山文創園區的地磚平整度有待改善、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總管周育如認為現行導盲磚設計應重新規劃、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發現許多水溝蓋安裝時較欠缺與環境的共融性、小子設計負責人廖小子認為代表台灣草根文化的「藍白拖」該突破現有的設計,貼文一出皆引起許多按讚與留言。2016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吳漢中的貼文則是向多位搶救「中華民國美學」的設計先驅者如曾光宗、林華慶、劉真蓉致敬。「設計讓生活更友善—10件你不可忽視的設計」系列貼文自6月底貼文以來,目前已有超過200次分享、2700多個按讚數,期望這些存在我們生活週遭、卻經常被忽略的設計,有朝一日能獲得實質改善,讓設計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真正落實,創造出友善、宜人、具美感的生活環境。
11位設計師FB貼文連結:
在兩獎項日前(9/13)公布的標章得主名單中,「金點設計獎」共有552件來自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泰國、日本、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韓國、立陶宛及印度等地作品脫穎而出,並取得晉級決審之資格;「金點概念設計獎」則選出38件榮獲標章作品,其中16件更獲晉級,繼續於9/19、20舉辦之決審,角逐年度最佳設計獎殊榮。
今年度評選恢復實體辦理,我們將繼續邀請對設計領域有興趣的同學,加入2023第四屆「金點設計獎評選研習實作營」,現場體驗第一手評審視角!
金點設計獎「設計觀點×金點沙龍」,今年度將於亞洲巡迴辦理三場講座,率先舉辦的5月9日曼谷場、5月11日吉隆坡場,將集結四位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分享對設計之於永續及價值創造的獨到見解。泰馬兩場沙龍將於當地辦理實體活動,現正開放報名中,並將同步提供線上直播,歡迎各地設計夥伴參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