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I
  • 台灣設計研究院
  • 最新消息
  • 趨勢觀察
  • 服務與場地
  • 公告
  • Facebook
  • YouTube
  • 繁體中文
  • English
繁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TDRI
  • 台灣設計研究院
    • 關於設研院
    • 功能任務
    • 組織架構
    • 設研院年報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媒體報導
  • 最新消息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趨勢觀察
    • 趨勢分析
    • 焦點報導
    • 人物觀點
  • 服務與場地
    • 松菸口
    • 場地租借
  • 公告
    • 綜合公告
    • 採購案公告
    • 財務資訊
    • 設計名錄
    • 輔導資源
  • Facebook
  • YouTube
趨勢觀察 / 焦點報導

「霧室」彭禹瑞、黃瑞怡相知相惜10年 「不只是圖書館2018年度限定票卷」獲佐藤可士和讚賞

2018-11-22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霧室」彭禹瑞、黃瑞怡相知相惜10年 「不只是圖書館2018年度限定票卷」獲佐藤可士和讚賞

在書籍裝幀設計領域曾數度獲獎、作品經常呈現細膩手感風格的「霧室」,今年以「不只是圖書館 2018年度限定票卷」首度入圍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不僅如此,這件作品特別受到日本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的讚賞,讓兩位創辦人彭禹瑞與黃瑞怡也相當開心。事實上,這對夫妻檔設計師已相知相惜10年,曾經歷挫折、迷惘,也一起成長茁壯,共享被肯定的果實,黃瑞怡感性地說,幸好這一路以來是兩人一起走過,若是一個人,一定很難堅持下去。

「霧室」今年共有「朝一座生命的山」、「獨情信」、「氣味島」、「不只是圖書館 2018年度限定票卷」四件作品榮獲金點設計獎標章,其中「不只是圖書館 2018年度限定票卷」入圍了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此作品最特別之處就是利用22本過期的雜誌、重新組合印製出1,667張紙,最後裁切成10,000張票券,也因此,每張票都是獨一無二。當初的設計靈感為何?黃瑞怡表示,從一開始她和彭禹瑞就設下明確的方向,「我們不直接從視覺設計著手,而是希望讓每一個人在購票的過程中能留下一個『獨特的體驗』。」於是霧室的夥伴們開始腦力激盪,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剛好當時「不只是圖書館」要便宜賣掉一批過期的雜誌,他們覺得很可惜,因此希望藉由再利用、再設計,重新賦予這批舊雜誌新的價值,也讓讀者在購票的過程激發創意,產生更多靈感,「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無形但充滿生命力的永續設計!」

兩人共挑選出22本過期雜誌,橫跨了時尚、設計、家居類,包括《AXIS》、《DAMN°》、《Ddn》、《FIGARO japan》、《FRAME》、《idea アイデア》、《I’m home》、《KINFOLK》、《MARK》、《novum》、《popeye》、《SLEEK》。至於爲什麼是22本?彭禹瑞笑說這是數學問題,他們設定一張票的尺寸是21.5×4.8公分,那麼2頁雜誌(一張紙)就可以裁切成六張票,一本雜誌若有160頁(80張紙),就需要21本,多一本則是為了試驗。

黃瑞怡回憶,當初提案時非常順利,但他們心中明白這件作品最難的地方是在印製和裝訂。「我記得印刷廠老闆的第一反應很傻眼:『你們為什麼把一堆已經印過的紙又再拿來印?』」彭禹瑞補充說,一般印刷師傅都是拿印過的紙來「試車」(實驗),先讓油墨跑順,但這次是要玩真的,由於沒有前例可循,印刷師傅花了許多時間試驗、摸索,也不知道標準在哪。不僅如此,每一本雜誌的紙張磅數、特性都不一樣,但現在的印刷機器對紙張的磅數設定都很精確,於是造成有些磅數過高或過低的紙機器無法接受,放進去後全攪和在一塊,所幸他們在過程中不斷跟師傅充分溝通,讓師傅從執行者變成參與者,與他們一起腦力激盪,最後10,000張票券花了8小時終於印完,比原先預估的時間整整多了一倍。

印刷完成後,裝訂也是一大工程。兩人當初的想法是要將票券裝訂成書籍的形式,與「圖書館」概念相呼應,但難就難在要把已經被打散的1,667張紙找出哪些是屬於同一本雜誌,黃瑞怡苦笑說:「這簡直可媲美拼圖遊戲!」雖然每本雜誌有頁數號碼,但有時號碼的位子會變,加上他們堅持要抽掉廣告頁,還要能辨認每本雜誌的設計風格,最後兩人熬夜了一整晚、找到眼睛都快脫窗,終於全部分好!貼心的他們,還刻意把同一本雜誌的頁面打散,重新編輯排列,而這一切目的都是希望能帶給使用者獨特的購票體驗,「如果這樣能激發出來圖書館的人對設計、生活的想像力,就達到我們的目的了。」黃瑞怡說。也正是如此力求完美的態度,讓今年金點設計獎決審評審佐藤可士和大為欣賞,「我可以明確抓到作品要傳達的理念,不僅符合永續的主題,視覺上也非常吸引人。」

彭禹瑞與黃瑞怡因在同一家公司任職而相識,2010年在前輩的鼓勵下,毅然決定一起合開工作室、後來結為夫妻,成為工作和生活上相知相惜的伴侶,至今已10年。兩人個性互補,黃瑞怡感性、彭禹瑞理性,工作上,黃瑞怡負責前端的創意發想、彭禹瑞則負責後端的美術執行,兩人會因意見相左而吵架嗎?彭禹瑞說一定會有想法不同的時候,但不會吵架,因兩人的價值觀、想法大部分是一樣的,偶爾意見不同時,總有某一方會願意妥協:「好,那就讓你試試看吧!」經常,堅持的那一方做的效果往往也能讓另一方認同。

▲ 攝影:楊雅淳

黃瑞怡感性地說,20多歲成立工作室時不知道擔心,也沒想過壓力會這麼大,「每次挫折、迷惘的時候,是我們一起挺過去的,我們從20幾歲一起走到30幾歲、一起長大,好在有兩個人可以一起撐過來,若是一個人,一定很難很難堅持下去。」從書籍裝幀、逐漸跨足到網站、品牌識別、甚至其他領域的設計,這只是霧室的第一個8年,相信彭禹瑞與黃瑞怡將繼續攜手邁向第2個、第3個10年,繼續發揮他們感性、手作的溫度,以及如雲霧般變化萬千的獨特美學。

金點設計獎不只是圖書館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相關文章

2021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徵件啟動!TOM DIXON、佐藤卓首次擔綱評審 歡迎全球好手踴躍挑戰

2021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徵件啟動!TOM DIXON、佐藤卓首次擔綱評審 歡迎全球好手踴躍挑戰

2021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即日起同步開放報名!今年評審團更首度邀請到英國設計鬼才Tom Dixon、日本知名設計師佐藤卓及指標性設計雜誌《AXIS》總編輯石橋勝利、泰國知名平面設計師Tnop Wangsillapakun等專家為評選跨刀助陣,完整評審團陣容將陸續公布。

金點設計獎, 金點概念設計獎
DMIT研究所|稻殼、鳳梨皮、竹子都成材!一間設計公司竟成「在地零碳材料」推手

DMIT研究所|稻殼、鳳梨皮、竹子都成材!一間設計公司竟成「在地零碳材料」推手

循環經濟是近年最受到關注的議題之一,設計過程除了考量外觀與功能,如何讓資源持續在產業中循環使用,成為設計師、製造者必須思考的課題。在台灣設計圈中,也有這麼一群人持續努力著,「點睛設計」正是其中之一。讓我們一起瞭解他們如何運用「在地零碳材料」的循環設計。

金點設計獎, 設計製造, 產品設計, DMIT研究所
DMIT研究所|幕後公開!達亞 DARE 如何以「設計」搶攻國際自行車高階客製化市場

DMIT研究所|幕後公開!達亞 DARE 如何以「設計」搶攻國際自行車高階客製化市場

自行車的設計其實並不容易!除了有重量、強度、剛性、幾何、空氣力學等硬派知識之外,也有外型曲線、塗裝設計、人因體驗等軟性設計,如何混合兩者,揉和出剛剛好的美感與實用性,正是DARE的獨到之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獲獎無數的自行車設計關鍵吧!

金點設計獎, 產品設計, 設計製造, DMIT研究所

未來生存之道:一起「循環設計」吧!
【TGA x 食力】前進東協之前,你該了解的清真認證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Slider

搜尋本站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Copyright ©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 Juliet by LyraThe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