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I
  • 台灣設計研究院
  • 最新消息
  • 趨勢觀察
  • 服務與場地
  • 公告
  • Facebook
  • YouTube
  •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TDRI
  • 台灣設計研究院
    • 關於設研院
    • 功能任務
    • 組織架構
    • 設研院年報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媒體報導
  • 最新消息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趨勢觀察
    • 趨勢分析
    • 焦點報導
    • 人物觀點
  • 服務與場地
    • 松菸口
    • 場地租借
  • 公告
    • 綜合公告
    • 採購案公告
    • 財務資訊
    • 設計名錄
    • 輔導資源
  • Facebook
  • YouTube
趨勢觀察 / 人物觀點

設計的力量,是擘劃美好未來的重要關鍵—專訪佐藤可士和

2018-10-19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設計的力量,是擘劃美好未來的重要關鍵—專訪佐藤可士和

▲ 佐藤可士和在2018金點設計獎決審現場仔細評選作品。

本篇專訪文章轉載自「金點設計獎」媒體合作夥伴「MyDesy」,圖文經授權刊登。

前言

今年受邀擔任金點設計獎評審的佐藤可士和,在來台灣的評審期間,對台灣舉辦的設計獎項給予高度肯定。就算停留時間有限,還是相當大方的答應了 MyDesy 的線上專訪,看過設計界的經典書籍《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的讀者們,一定也和麥編一樣期待佐藤老師針對專訪回答的內容,那我們就直接進入 Q & A 時間吧!

▲ 2018金點設計獎決審評審團合影。

佐藤老師您好:

MyDesy 是台灣相當早開始經營的設計媒體,編輯們時常關注佐藤老師的相關訊息與作品,當然《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也有蒐藏呢!這次因為擔任金點設計獎的特約媒體,能專訪到佐藤老師真是太榮幸了,下面是編輯們想更深入了解的部分,麻煩您回答,謝謝。

Q1. 您是第一次受邀當金點設計獎的決審評審,請問這次評選過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什麼?

佐藤可士和:這次擔任評審讓我度過很有意義且非常開心的時間。我認為金點設計獎是非常棒的獎項。每位評審都對評選作業抱持很大的熱情,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工作人員也相當努力在籌備這個獎項。我這次參加了金點設計獎和金點概念設計獎評審,藉由這兩個獎項充分了解到台灣對設計的重視與熱情,感受到來勢洶洶的潛力,非常期待今後的發展。

Q2. 許多年輕的設計師對於「設計風格」還無法掌握,請問您當初如何奠定風格的呢?請給新人設計師們一些建議。

佐藤可士和: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拼命去找尋自己的風格,可是就算找到表面上的風格,也掌握不住任何東西。大概在入行五年之後,我試著放手「把自我主張丟掉」,單純為設計的對象或客戶、社會去服務,只考慮如何把案子做到最好。

結果我肩上的負擔變輕了,自然而然學會包容,客觀看待事物。爾後我經手的案子漸漸開始越做越好。

刻意去尋找設計風格是絕對找不到的,不要拘泥於表面上的形式,只要認真面對自己和人事物,最後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

Q3. 請問當初是什麼機緣之下出版《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這本書?事隔十年,想對看過這本書的人說些什麼嗎?是否有想增加或修改的內容?

佐藤可士和:我從小(大約八歲)就很喜歡整理,可是上美術大學或開始進入社會工作之後,始終沒有把整理和設計連結在一起。自已創業設立 SAMURAI 的時候,辦公室是我自己設計的。當時體驗到空間只要經過整理,刪掉不必要的地方,就能創造出新的空間設計,因此整理和設計在我心中很明確地合而為一了。

整理的哲學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甚至能解決社會問題,活用在各種層面。我為了將這個概念分享給更多人,出版了《佐藤可士的超整理術》。出書至今約十年左右,核心的概念仍然相當通用,具體的實例也許有點過時了,不過一直追著時代更新也不是辦法。

Q4. 一路走來能有現在的成就,影響您最深的人是誰?對您造成什麼影響?

佐藤可士和:創作米菲兔的荷蘭插畫家迪克布魯納先生。我在兩三歲的時候接觸到米菲兔的繪本,那是我對平面設計最早的記憶。另外一位是法國藝術家馬歇爾杜象,他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亦為觀念藝術的先驅者。我對新事物的看法和思考,受到馬歇爾杜象很大的影響。

Q5. 您的父親是建築師,在與他相處之中,讓您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什麼?對您有什麼影響?

佐藤可士和:我小時候和弟弟妹妹們找父親陪我們玩的時候,他說「那來玩建築師遊戲吧!」,然後帶領我們思考自己理想中的家,土地和預算完全沒有限制,比誰能設計出最有趣最讓人眼睛一亮的家。我當時無法順利想出有趣的主意,爸爸對我說「這點子不有趣,你可以更自由去發想」,我認為他的這句話打下了我現在創作的基礎。

Q6. 小時候您曾經想當漫畫家,如果要推薦一部漫畫給「想當設計師」的年輕人,您會推薦什麼?

(佐藤老師一口氣推薦了四部)

天才妙老爹:赤塚不二夫
惡魔人:永井豪
マカロニほうれん荘(無中譯版):鴨川燕
哆啦A夢:藤子不二雄

Q7. 曾經在台灣獲取創作的靈感嗎?請跟我們分享當時的情形,如果有作品的話,是哪個作品呢?

(佐藤老師的回答太酷了,如實呈現給大家)

佐藤可士和:這題很難作答。

Q8. 請給台灣的讀者講幾句話。

佐藤可士和:創作與設計的力量,會成為推動今後的社會以及我們美好的未來上,最重要的關鍵。讓我們一起向更多人分享創作、設計和藝術的價值與美好的力量,一同打造嶄新的未來吧!

▲ 佐藤可士和的著名設計作品《Fuji Kindergarten》(藤幼稚園)。圖片提供:SAMURAI Inc.

Q9. 您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當您還是學生的時候,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什麼?為什麼是這堂課?

佐藤可士和:教育上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培養自由的思考方式和多元的觀點,這兩種能力會創造出嶄新的未來。我喜歡的科目是生物、數學和美術。

Q10. 謝謝您分享了這麼多的經驗和理念,不知道還有沒有要補充說明的呢?

佐藤可士和:我很期待透過台灣和日本透過設計有更多文化上的交流。

著有《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等多本著作,並曾為Uniqlo、7-11、本田汽車(HONDA)操刀視覺標誌的日本設計鬼才佐藤可士和(Kashiwa Sato),在今年「金點設計論壇」將以「創造學前教育新觀點」為題,分享他如何透過空間設計,將「藤幼稚園」變成一座遊樂場,讓小朋友更加喜愛上學,解決幼稚園設施老化、招生困難的問題。本次是佐藤可士和首次在台灣的公開演講,設計迷千萬別錯過!

「2018金點設計論壇」詳細售票和報名資訊

金點設計論壇金點設計獎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相關文章

2021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徵件啟動!TOM DIXON、佐藤卓首次擔綱評審 歡迎全球好手踴躍挑戰

2021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徵件啟動!TOM DIXON、佐藤卓首次擔綱評審 歡迎全球好手踴躍挑戰

2021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即日起同步開放報名!今年評審團更首度邀請到英國設計鬼才Tom Dixon、日本知名設計師佐藤卓及指標性設計雜誌《AXIS》總編輯石橋勝利、泰國知名平面設計師Tnop Wangsillapakun等專家為評選跨刀助陣,完整評審團陣容將陸續公布。

金點設計獎, 金點概念設計獎
DMIT研究所|稻殼、鳳梨皮、竹子都成材!一間設計公司竟成「在地零碳材料」推手

DMIT研究所|稻殼、鳳梨皮、竹子都成材!一間設計公司竟成「在地零碳材料」推手

循環經濟是近年最受到關注的議題之一,設計過程除了考量外觀與功能,如何讓資源持續在產業中循環使用,成為設計師、製造者必須思考的課題。在台灣設計圈中,也有這麼一群人持續努力著,「點睛設計」正是其中之一。讓我們一起瞭解他們如何運用「在地零碳材料」的循環設計。

金點設計獎, 設計製造, 產品設計, DMIT研究所
DMIT研究所|幕後公開!達亞 DARE 如何以「設計」搶攻國際自行車高階客製化市場

DMIT研究所|幕後公開!達亞 DARE 如何以「設計」搶攻國際自行車高階客製化市場

自行車的設計其實並不容易!除了有重量、強度、剛性、幾何、空氣力學等硬派知識之外,也有外型曲線、塗裝設計、人因體驗等軟性設計,如何混合兩者,揉和出剛剛好的美感與實用性,正是DARE的獨到之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獲獎無數的自行車設計關鍵吧!

金點設計獎, 產品設計, 設計製造, DMIT研究所

佐藤可士和:生活是一門藝術 經營品牌也是
集資帶來的參與感和信任,是設計師起步的有效助推器—林大涵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Slider

搜尋本站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Copyright ©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 Juliet by LyraThe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