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T22 Magazine 產地誌|05. 許家陶的新品研發之旅──專訪兩個八月、新旺集瓷許世鋼
2020年初,T22計畫的「產地一顆星」企畫從先前的企業診斷邁向了新階段──在日方團隊的建議下,許世鋼決定要推出具有許家味、鶯歌味與台灣味的新陶瓷品牌。為了讓新品牌一次到位,設研院委請「兩個八月創意設計」一同參與品牌企劃,並且操刀商品與品牌識別形象設計。
DMIT研究所|稻殼、鳳梨皮、竹子都成材!一間設計公司竟成「在地零碳材料」推手
循環經濟是近年最受到關注的議題之一,設計過程除了考量外觀與功能,如何讓資源持續在產業中循環使用,成為設計師、製造者必須思考的課題。在台灣設計圈中,也有這麼一群人持續努力著,「點睛設計」正是其中之一。讓我們一起瞭解他們如何運用「在地零碳材料」的循環設計。
DMIT研究所|站在巨人肩膀:拓金造物創新微電流面膜,延伸傳產印刷技術開創新局
微電流面膜為標籤印刷領頭大廠「正美集團」和獲獎無數,且常與不同企業跨域合作的工業設計師謝榮雅合作所推出的創新產品,是正美集團為內部技術找尋新的應用與市場。從概念到量產,於設計與製造之間進行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在設計階段就先考量生產方式、成本結構,讓產品能夠在製造端、市場端被驗證,進而成為商業模式。
T22 Magazine 產地誌|04. 80年家業鶯歌陶瓷品牌,為什麼願意重新來過?專訪新旺集瓷負責人許世鋼、吳佳樺
自創業後,大約每隔5、6年,新旺集瓷就會主動迎來大幅度的變革,這回更不尋常,他們早已不是陶瓷產業的菜鳥,即便無法年年締造銷售佳績,至少也穩健經營。為什麼要投注心力與經費,還要放下身段來,參加T22產地振興計畫,與日本中川政七商店重新學習打造品牌?
DMIT研究所|工廠遇見設計展開「超夢幻」合作:「ANTOU岸頭」的創新品牌之路
岸頭於2017年成立,推出各式精緻文具先後獲得金點設計獎的肯定。為使品牌永續經營,岸頭有兩大重要經營策略:「以市場回饋持續優化」、「控管成本、擴增品項」。因為有製造端豐富的加工知識以及國際貿易背景,結合設計端對工法製程掌握的重要性,設計師了解每個工法的加工限制,加上雙方對設計創新產品的共識,讓設計與製造完美結合。
T22 Magazine 產地誌|03. 中川政七商店跨海輔導!打造台灣新品牌—專訪中川政七商店諮詢事業部島田智子部長
以「讓日本工藝更有活力!」為願景的中川政七商店,第一次受到台灣設計研究院的邀約跨出海外,參與T22鶯歌產地振興計畫,為雀屏中選的地方企業新旺集瓷展開諮詢輔導,「想讓台灣人也愛上自己本地的工藝」,這樣的期待,要如何一起實現呢?
DMIT研究所|幕後公開!達亞 DARE 如何以「設計」搶攻國際自行車高階客製化市場
自行車的設計其實並不容易!除了有重量、強度、剛性、幾何、空氣力學等硬派知識之外,也有外型曲線、塗裝設計、人因體驗等軟性設計,如何混合兩者,揉和出剛剛好的美感與實用性,正是DARE的獨到之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獲獎無數的自行車設計關鍵吧!
DMIT研究所|製造力為基石!台水龍頭大廠勝泰衛材 Justime 品牌屢獲大獎的關鍵?
勝泰於1993年創立「Justime巧時代」品牌,成立設計研發部門、建立觀點融入東方美學賦予品牌定位,並用製造力支援創新產品,思考使用者遇到的情境,不只以使用龍頭的單點思維,而是水五金產品使用體驗都一併考慮。利用水五金聚落優勢,整合串起產業鏈,結合周邊供應廠達到可快速反應,彈性生產的工業組織,也是因應各種複雜造型設計的重要因素,成為其品牌發展的利基,也達到產業聚落的良性循環。
DMIT研究所|全球自行車花鼓市佔率20%的久裕興業,如何轉型品牌,再創營收高峰?
久裕興業在OEM和自有產品發展基礎下,為自行車業界具品質保證的品牌。透過歐美子公司考察當地市場需求與趨勢,設計出符合市場趨勢、使用者需求的產品,並結合臺灣的材料運用與製程能力,產品不僅在市場反應良好,更屢獲金點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iF設計獎等國內外獎項。
T22 Magazine 產地誌|02. 從鶯歌出發吧!T22產地振興計畫
名為「T22」的產地振興計畫,由台灣設計研究院主導策辦,第一站就選定鶯歌。不只著眼任何單一商品,而是從田調研究、策略規畫、陪跑地方業者逐一著手,這個前所少見以設計思考為上位的計畫,將會與鶯歌一起走向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