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聯盟專案紀實:善用設計思考,跨域合作催生健康促進新服務

創新所需要的應用情境與技術發展決策,常常都是在尚未找到真正的使用者需求與商業價值時,就開始進行了。但市場競爭是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進行,沒有辦法只單純做技術開發工作,常常是同步進行商業模式發展,導致商業發展遇到瓶頸時才回來檢視技術選擇策略,已花費許多資源。
設研院從2021年持續協助企業善用設計工具進行研發流程創新:使用雙鑽石設計模型與設計思考流程,讓更多不同立場甚至橫跨極大年齡差距的人們以「合作夥伴」的身分進行對話:可能是身心科醫生與軟體工程師、金融業與健身教練、或是照護人員與器材製造。每一次對話都讓大家更瞭解合作的契機是哪些,並逐步讓智慧化的醫療與運動應用情境落實在產品製造與場域經營之中。
2021年設研院協助3項健康促進設計導入落實,透過帶領設計團隊與企業共創、前進場域現場進行最小可行性產品測試,協助以設計整合之軟體介面與硬體器材使用套裝服務,實際應用於運動或醫療現場等場域如診所、展覽館類型空間、運動中心等,協助企業在半年的時間內從新進行銷售與軟體開發功能項目的盤點,大幅縮減時間與人力投入成本。
交感身心診所的設計導入,協助醫生與軟體開發團隊進行從數位到實體的診所服務流程建置:整合服務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UX)以及室內設計的新型診所空間,過程中也持續蒐集醫生與護理人員的工作需求、個案的就診經驗,開發出由使用者自行存取與即時調閱的個人化數據紀錄系統;結合診所的掛號機制,讓使用者可以即時掌握候診與叫號的時間,讓醫生可以即時確認場域內病患的需求與進行個案回診安排,讓漫長與令人焦慮的候診轉換成放鬆並逐漸找回自己身體管理與決策的旅程。
▲ 遊石設計、鄭婷中、坐設計等團隊合作共創新型診所空間,優化個人數位到實體的就醫體驗。
透過設計思考導入,也能協助製造商發展新的商業模式:真茂科技長期發展醫療與運動器材的製造與軟硬體整合,疫情期間重新思考實體據點對於企業客戶服務的意義,透過設計導入台北花博夢想館園區,重新釐清消費者對於「智慧運動」與「遠距服務」的需求及服務流程的起始點,與服務設計團隊合作,逐步完善坐落在公園裡的全年齡友善運動空間。
▲ 致遠體驗設計協助優化健身器材數據偵測資訊顯示介面,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正確運動方式與個人狀況。
越是需要在脫離紅海市場找出商業機會點的時候,使用者研究與設計思考可以協助企業重新進行產品的市場分眾並評估營運場域投入的需求:設研院與菲特邦健康管理團隊與及弘道基金會嘉義服務處也透過一系列的使用者研究與共創工作坊,共同探索中高齡健身運動的市場需求與專業團隊人力養成需求,進而衍生思考高齡人力職能發展的數位賦能需求,由設計團隊協助梳理未來在活力中心的場域分區服務提供與對應客群之可能消費模式評估,協助中高齡運動產業人才的培育與數位賦能、發展營運活力中心團隊的歸屬感與共同願景。
▲ 應用劇本實驗室協助弘道基金會長輩與民雄鄉公所共創,共同規畫活力中心服務流程新願景。
2022年設研院持續發展健康促進相關議題,也期待更多的運動與健康促進場域開放設計進場,讓運動或治療等專業能力被民眾再認識、讓產品被應用、讓服務的價值備有感的傳遞,重新建溝互信交流的個人化健康管理體驗。
參與單位
指導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
特別感謝
交感身心診所
家昱家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設計師鄭婷中
遊石設計
Zuo Studio 坐設計
五倍紅寶石軟體開發
真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致遠體驗設計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菲特邦健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應用劇本實驗室
台灣設計研究院2022年執行經濟部技術處「設計科技研發暨產研共創計畫」進行設計驅動創新的實務推動,為設計產業建置所需的工具資源,並將設計方法系統化導入於國內技術法人及產業的研發流程,期待未來持續推動設計在研發體系中的影響力。
經濟部工業局、台大智活中心、台灣設計研究院12月16日於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舉辦「設計思考協助傳產轉型論壇-從OEM代工踏上自有產品ODM+之路」,邀集產官學界的設計創新推手,探討如何以設計思考、設計力為製造業加值,從0到1研發、設計自有產品,邁向高值化轉型的「ODM+」。
華碩電腦有感於臺灣教育在疫情後驟變,為了讓臺灣教育科技發展能與國際趨勢並進,特別邀請台灣設計研究院攜手合作,邀請全國新世代大專院校學生共同思考,為下一代打造更具前瞻的教育解決方案。比賽競賽歷經3個月,終在今日(23日)於華碩企業總部頒發金獎大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