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本站
Copyright ©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 Juliet by LyraThemes.com
▲ 展期為期66天的「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圓滿落幕。圖片來源: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今(112)年臺灣規模最盛大的國際級文化饗宴「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於本(10)月15號正式畫下句點,展期為期66天破1,100萬人次參觀,主場館臺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最美)」為主題,獲得國內外好評不斷,不僅吸引各縣市許多民眾共襄盛舉,更有來自國際友人盛讚展覽內容精彩豐富,參觀民眾扶老攜幼闔家體驗客家新美學,表達希望展覽永不落幕、讓客家文化底蘊被更多人認識與認同。
臺灣館:一本具體而微的臺灣客家百科全書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表示,「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是臺灣也是全世界第一個以「族群文化」為主題的世界級博覽會,希望透過主軸「天光日个客家Travel to Tomorrow」,傳達桃園與未來對話、多元族群共榮發展的在地特色。客家局也說明,臺灣館是世客博二大主題館之一,是本次最大的展館占地3000多坪,不僅設有500坪的主題區,並集結全臺14個客家重點縣市,以客庄369作為展區空間主軸,展現客家文化豐富多元性,與不同族群共存交織臺灣嶄新樣貌。
▲ 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左)與客委會楊長鎮主委(中)於展場合影。
▲ 桃園市長張善政市長(中)到場支持,台灣設計研究院林鑫保副院長(左)導覽解說。
臺灣館負責執行的台灣設計研究院林鑫保副院長解釋,臺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最美)」主軸,主題展區像是一本立體的百科全書,可綜覽臺灣客家文化整體特色,體現客家文化在時間、空間及人間不同維度上的流動與發展,而到了縣市展區,則如一本本獨立的風土誌,展現各區域因地制宜、百花齊放的豐富樣貌。他也強調,這次臺灣館展覽不只有實體展品、大型裝置、展版infographic等靜態展示,也運用科技打造沉浸式劇場、手機互動與人體感應等動感體驗,希望透過多元不同展現手法,讓民眾在寓教於樂中認識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
主題展區:創新手法演繹客家傳統到現代的三階段
許多民眾還沒踏進臺灣館大門,就先被入口處的主視覺巨幅裝置震撼住,負責主題展區及公共空間設計的策展人柏成設計總監王菱檥指出,這次展覽突破傳統,大量採用「布」材質,傳達客家堅定、溫柔且柔軟的精神,從館外延伸到館內,透過不同的紋理與色澤的布料作大量垂掛,體現出客家人在全臺各領域默默耕耘卻曖曖內含光的樸實與韌性;而展區內的公共區域,也首次打造「紙」質座椅休憩區,不只代表客家重視教育與字紙的傳統,後續紙材可回收再利用也隱含現代客家敬天惜物精神,巧妙呼應聯合國SDGs永續環保目標。
▲ 主題展區「適應台灣」。
▲ 主題展區「共享台灣」。
▲ 全展區公共空間設計一景。
王菱檥表示,臺灣館主題展區分成三大主題,「適應臺灣」展區以環型編織布牆面,展示客家在臺灣百年分佈與遷徙,而在中間的大型天頂芎拱下,則梳理傳統生活元素,匯集了客家飲食、工藝與建築等模型展品或影片,呈現出臺灣客家的特殊性與在地性;「豐富臺灣」紀錄臺灣客家歷史上重要里程碑,以紙張堆疊的量體呈現當時社會運動的興起,為群體傳遞理念的氛圍,回顧客家人在各領域的貢獻並影響了臺灣發展;「共享臺灣」以迴轉吧檯的形式,展現客家與不同族群同坐一桌共享氛圍,並集結當代客家在教育、地方創生、文化等各領域的嶄新樣貌。
都會客展區:移居都會化下的客家樣貌
本次臺灣館的縣市展區,依循客庄369的路徑,帶領民眾依序從雙北都會客進入,沿著臺三線的桃竹竹苗及臺中,再穿越臺九線的花蓮臺東,經過南投、雲林、臺南等獨立縣市,最後抵達南台灣六堆地區的高雄屏東。
第一個進入的新北市展區由無有設計策畫,以「客之繹術」為主題,表達客家族群在新北市世代打拼,不斷變「繹」進化;其中最大亮點為「講客同樂會」,以饒富趣味的多螢幕同步訪談,呈現新北市轄內包括客家老中青世代,與其他如原住民、新住民的對話,彼此用不同腔調的客家話跨族群交流,顯示新北族群多元融合包容力。
▲ 新北市:客之繹術。
臺灣的首善之都臺北市展區,主題為「發聲.發生」,由黎歐創意擔任策展,展區入口仿台鐵普通車樣式,展示過去客家先進乘臺鐵到臺北打拼的時光隧道,並特別打造長15公尺,高約1.5公尺的大幅動態影像牆,將客式生活以仿清明上河圖的方式繪製,呈現臺北客家鄉親社團豐富多彩的生活足跡,感受客家常民百工樣貌。
▲ 台北市:發聲.發生。照片來源:黎歐創意提供。
臺三線展區:承載先民墾殖到輝煌貿易的運輸大道
臺三線的門戶桃園市展區,由今(112)年剛奪下倫敦雙年展最佳設計獎的偶然設計團隊規劃策展,以「客家無限之詩」為名,桃園市展區巧妙地融合了在地獨特的水文地理脈絡,從上游的陂塘延伸至出海口的海客景觀。展區最大吸睛亮點「互動陂塘區」,民眾可用手機選擇喜歡的語句組成客家詩詞,文字匯流到陂塘幻化為「文詞之流」,共同書寫的沉浸式互動體驗,許多現場觀展民眾都直呼:「也太夢幻了吧!」
▲ 桃園市:客家無限之詩。照片來源:偶然設計提供。
同樣由偶然設計操刀的新竹縣與新竹市展區,新竹縣展區以「信念匯聚之地」為主題,展區核心「信念匯聚之塔」,創造了一個融合視覺、聽覺和嗅覺的神聖空間,透過匯聚的線條連結其他不同的展示主題,高塔彷彿將展區中的每個線條,都匯聚到中央,不只展示新竹縣多元特色的客家風貌,更彰顯在地客家文化的強烈凝聚力。
▲ 新竹縣:信念匯聚之地。照片來源:偶然設計提供。
新竹市則以「客家煉金術」為題策展,展區亮點「質變發生的場所」,以新竹市歷史演進為藍圖,轉化為8分鐘投影音像作品,參觀民眾化身為不同產業的工人,體驗鐵路、天然氣、玻璃、化工、高科技產業的變遷,參觀民眾能透過觸摸牆面和走動與作品互動,讓歷史的每個階段活耀起來,賦予新竹市產業發展新的當代生命。
▲ 新竹市:客家煉金術。照片來源:偶然設計提供。
苗栗縣展區以「山項・尋(山上・找)」為主題,由雙象文創策展,整體展場設計結合苗栗山城丘陵地形與登窯,引領觀者隨著地形起伏來洞見苗栗陶藝、木藝、文學與演藝的精彩;同時規劃有趣的「石虎秘境」AR多媒體內容,除了感受山城也有新奇有趣的體驗,歡迎民眾走入山林,一起體驗苗栗客家文化的過去與未來。
▲ 苗栗縣:山項.尋。
臺三線最後一站臺中市展區,由樸實創意負責,以「沐山之客-沐浴山林豐饒生態的山城客家」為主軸,展現客家的土地生態哲學;展場入口由木構隧道出發,探索先民於東勢「穿龍圳」穿窿鑿圳引流場景,再進入圓形堡壘的大茅埔防禦型聚落,中央最吸睛的圓形水牆,取自大甲溪溪水並經儀式祈福,傳達母親之河孕育山林豐富資源,見證客家人敬山愛水的信念。
▲ 台中市:沐山之客-沐浴山林豐饒生態的山城客家。照片來源:樸實創意提供。
臺九線:二次移民墾殖與原住民族的共生共榮
臺九線展區首先進入花蓮縣展區,由當若科技藝術策展的「洄瀾縱谷好客」,入口的「山水之景」,以大型立面螢幕與曲面螢幕共構而成水流端景,再現早期客家先民抵達花蓮縱谷情景,讓民眾一窺翻山越嶺「二次移民」的歷史故事。「人文」展區的環場沈浸式投影,民眾宛如走過一場時光之旅,身歷其境體驗花蓮客家文化多元性。
▲ 花蓮縣:洄瀾縱谷好客。照片來源:當若科技藝術提供。
再到臺東縣展區,綠地創意設計團隊以「客家‧原鄉‧新故鄉」為主題,入口引領民眾跟隨先民的腳步走進「浸水營古道」,踏入過去客家先民篳路藍縷來到後山移墾的壯闊旅程。展區大型木作平台「Pakelang」,結合早期田埂邊的駁坎傳統工藝和原住民月桃葉的編織,讓民眾可以悠閒坐躺放鬆身心,感受臺東特有的原客融合味道。
▲ 臺東縣:客家.原鄉.新故鄉。照片來源:綠地創意設計提供。
獨立縣市展區:各有姿態的客家庄與百工
南投縣由七頂創意策畫「客中有客・南投好客氣」展區,展區以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南投,述說眾人齊心凝聚重建南投的動人故事。入口處的「國姓搶成功」的沉浸式互動,首先帶領觀眾現場感受群客的力量,再到大地震後客家農民發現一株倖存的咖啡樹苗,不畏環境惡劣成長茁壯,改變了產業生態邁向咖啡之路。
▲ 南投縣:客中有客,南投好客氣。
雲林縣展區則由樸實創意策展,以「覓覓詔安—百年文化釀造的神秘詔安風味」為主題,現場除了展示詔安三寶:武術、開嘴獅、布袋戲之外,壓軸的客家家宴更是令人驚豔,現場以平板螢幕所構成的餐桌,透過影音展現八道客家在地食材結合創意料理的烹調手法,眼前彷彿可感受到料理的香氣、質地、口感、情感,享受傳統客家料理重新詮釋的翻新滋味。
▲ 雲林縣:覓覓詔安-百年文化釀造的神秘詔安風味。照片來源:樸實創意提供。
臺南市展區《臺南四百.客與同行-府城四百年潛藏客家》,樸實創意策展從點線面概念構築,從歷史的起點探查,並連繫起府城百工百業裡的隱「客」,編織繁衍而成文化脈絡。臺南雖然未具顯著的客家聚落,但透過歷史文本、古蹟遺址爬梳,仍可以發現客家族群在這座四百餘年古都府城裡,牽繫著對臺灣歷史開創的貢獻催生與強化。
▲ 臺南市:臺南400.客與同行-府城四百年潛藏客家。照片來源:樸實創意提供。
六堆展區 平原流域凝聚的聯庄自衛組織
臺灣南部的六堆展區,首站高雄展區主題為「觸動未來客」,由伊德設計操刀。「序曲1736」講述右堆先民沿荖濃溪遷徙瀰濃山下,重視文風的耕讀精神聚落生活。「轉身1992」講述反水庫運動,客家後生回鄉,爭取生態平衡的永續觀。「觸動2023」闡述藝文創新百花齊放,展示蔡依林MV及國際名牌LV合作的油紙傘、竹編工藝等。
▲ 高雄市:觸動未來客。照片來源:伊德設計提供。
屏東縣展區則以「聚域六堆之客」為主題,由朱志康空間規劃策展,以擺動的稻浪如詩歌的旋律,串起六堆客庄人從歷史人文到產業轉型的客家精神,謳歌屬於屏東客家人的豐收記憶。展區一大片黃金色直立氣球裝置,民眾宛如進入一整片的稻海,還能聞到淡淡的稻香,讓眾多民眾都忍不住拿出手機開心自拍,在現場當起一日網美。
▲ 屏東縣:聚域六堆之客。
精彩不落幕 數位展示再現臺灣館風華
世界客家博覽會於10月15日正式閉幕,許多參觀民眾表達不捨,張善政市長日前宣布,臺灣館內各團隊費盡心思的展覽,將運用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的方式,重新打造沉浸式的「數位藝術展示館」,安排於世界館3樓至4樓的挑高空間重新展現,未來也邀請桃園青年藝術家共同策劃展覽,讓民眾也可藉此接觸更多新科技與展現方式。
台灣設計研究院偕同地球解方與日本團隊跨海合作,促成 CIRCULAR DESIGN WEEK 2024 亞洲巡迴首站落地台灣!本場論壇邀請國際永續設計研究者與實踐者,研討亞洲觀點,走進台灣設計與循環場域,聚焦亞洲觀點及台灣案例。
我們相信設計是帶動台灣整體發展的關鍵策略,自成立以來,TDRI 不斷致力於連結產、官、學界及不同領域,推動跨域合作共創,帶來更多創新突破與改變的可能。在設計改變台灣的路上,我們誠摯歡迎你一起同行。
台灣設計研究院2025年寒假實習生招募計畫開跑!歡迎國內外大專院校學生體驗職場生活,從中探索未來方向、認識自我,對人生有更多的期許與規劃,激發有志於設計研究領域的夥伴加入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