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體驗再升級!地方選舉美學優化示範,率先導入台北市!

▲ 「選舉美學—公投公報再設計」獲得2022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的雙料殊榮。
台灣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設研院)與中央選舉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選會)自2021年起展開三階段的合作,在符合法規及預算下透過設計導入提升台灣選舉美學。第一階段之公投公報再設計成果亮眼,於2022年獲得金點設計獎雙獎殊榮: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第二階段除了公投公報外,另與台北市選舉委員會合作,針對選舉公報與投開票所指標優先示範導入於台北市,為第三階段先作暖身!
▲ 設研院與中央選舉委員會、台北市選舉委員會共同合作提升台灣選舉美學。
塊狀名片的候選人資訊強化閱讀性——選舉公報
延續公投公報的紅黑整體印象及閱讀舒適度,針對候選人的資訊做更清晰的梳理:
▲ 將候選人的資訊做塊狀的資訊安排,幫助快速找到需要的資訊。
▲ 以投票流程圖取代給工作人員使用的佈置圖例,清楚呈現投票步驟。
整合色彩、尺寸並合併關聯訊息,強化溝通效率——投開票所指標
過去投開票所充斥各式獨立文案、相似訊息以及不同尺寸、色彩的張貼文宣,為使投開票所現場能有更清晰的指引以及選務體驗,設研院透過與中選會、台北市選舉委員會的共創討論並於三種主要型態的投開票所進行調查(學校、宮廟、區里民活動中心),並於調查後提出優化的指標系統。設計重點如下:
▲ 以民眾需求視角提出一套具整體性且清晰的指標系統。
▲ 過去投開票所充斥各式獨立文案、相似訊息以及不同尺寸、色彩的張貼文宣。
▲ 以三種主要形態的投開票所(學校、宮廟、區里民活動中心)進行布置示範。
▲ 提供投開票所布置SOP,方便選務人員依循、張貼指標。
重整意見發表會的現場與電視畫面,提供簡潔有序的播出品質
除了公報及指標的優化外,在去年也進行了公投意見發表會的畫面示範優化,包含意見發表會片頭、現場布置及電視畫面的版面安排。在相關限制下,透過整體性的梳理,改善過去複雜的背景並強化電視畫面的資訊層級,提出一套畫面編排的公版以及布置的建議,提供電視台參考應用。
▲ 左圖before、右圖after / 簡潔明快的背景及資訊安排使發表會更臻專業、聚焦。
▲ 規劃整體性且富有層次的片頭強化發表會的專業性。
第三階段:設計導入2024總統大選
地方選舉在去年順利落幕,公投公報、選舉公報及投開票所指標也在台北市順利地導入應用,為了解導入情形,設研院特別進行後測研究,透過質、量化的調查,了解選民、選務人員、候選人對設計導入的看法。研究顯示,受測者對於新版設計的資訊傳達(易理解、易於閱讀)及美觀性的滿意度皆有高的評價,同時表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數位及電子的應用。
中選會與設研院共創合作將邁入第三階段,透過設計導入與優化示範,累積了許多投票現場的經驗與改變,除了已經導入的公報、投開票所指標、簡單投票指南動畫外,將在第三階段導入更多的項目;期能透過全國性導入,更全面地以設計提升資訊傳遞效率、建立一致的選務識別,提升台灣整體民主形象,也期待公民能更積極關心、參與選務活動。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中央選舉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
專案顧問|IF OFFICE馮宇總監
公報、電子書|平面室
投開票所指標研究|台灣設計研究院
投票須知短片設計|RE:LAB
意見發表會片頭與鏡面設計|Bito甲蟲設計
因應新興科技帶來的設計創新機會與應用,針對數位應用及人工智慧技術對於設計研究、創意發想、設計管理等多元層面之影響,擬邀請設計公司、企業、學校、法人等單位,就特定主題進行合作研發之公開徵求。
石井裕教授是一位電腦科學家,他創立了MIT媒體實驗室的實體媒體小組,是人機互動領域的大師,並受到科學、藝術、科技、設計等不同專業領域的讚賞。設研院特別訪問他的研究歷程和理念,一窺他願景驅動的研究與創作哲學。
今年12月,屬於台灣的設計週即將首度於松菸展開,以「彈性橋接」為年度主題,呈現台灣靈活的應變力,透過橋接不同領域的智慧與資源,碰撞出更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