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 Talk 跨 ⌒!台日設計對話 皆川明、鄒駿昇、李明璁三位大師開講

「Cross Talk 跨 ⌒!」台日設計對話在12月14日午後,於松菸誠品表演廳舉辦,由國際知名設計師皆川明、視覺藝術家鄒駿昇、跨領域教育者李明璁對談分享,聚焦於「跨」,跨越的不只是國界而是不同的領域之間,在設計創作和人生思想裡,引領著自由的創作與調性。在當日對談,三位講者分別從各自經驗回應主題,暢言許多對於跨界的想法。
▲ 日本設計大師皆川明、台灣視覺藝術家鄒駿昇、跨領域教育者李明璁首度同台開講。
李明璁: 50cm創作論 – design makes the ordinary extraordinary
「讓困難的事物變得簡單,讓簡單的事物變有深度,讓有深度的事物變有趣。」一開場便以俏皮又帶有深刻思考的分享,不斷引起滿堂大笑。跨領域教育者和創作者李明璁首先引用日本劇作家井上廈,對於自我、社會與創作拋出看似簡單、但別具寓意的提醒。
李明璁把「50cm」當作思考的維度,以你我的日常生活作為起點,從1到100公分探索50公分的空間定位,發現人事物最適切的距離,讓溝通有可能也讓想像打開。以「台北捷運聲音地景」為例,令人愉悅的音樂設計,帶來不同的交通轉乘體驗,甚至形成人們對於城市的認同,說明設計如何「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讓習慣且理所當然的日常變得非凡,而反之亦然。
▲ 跨領域教育者和創作者李明璁率先登場。
鄒駿昇:跨,其實就是模糊界線
由視覺藝術出發,經手藝術、插畫繪本、平面設計、空間策展等多項不同面向,如江振誠主理RAW 餐廳視覺規劃、世界設計之都展覽策劃等,鄒駿昇由成長、求學與工作經歷中提出許多深刻的案例。
「跨領域是線和線模糊掉,許多事物不必界分領域,設計核心在於說故事和傳遞訊息。」鄒駿昇提到透過揉和視覺、空間和溝通的本質,使創作更能突破現有的框架,擴展為不同想像與感受的廣幅。他以近期為家鄉豐原繪製的「集散地」人空蓋連結設計跨境,跨越實體空間連結人的情感和心理層面,不僅是一枚人孔蓋,而是對於土地的理解與個人成長的記憶。
▲ 視覺藝術家鄒駿昇分享自身創作經驗。
皆川明:設計與生活之間的連結與循環
接著是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粉絲的日本設計大師皆川明,他日常生活風景取材,思考製作為讓人們與社會感到愉快的美好事物。皆川明打開品牌經營數十年閱歷,以溫和堅定地述說設計與生活的關係,提到設計是從創造人們的日常時間開始,透過醞釀與發酵逐漸形成外觀輪廓乃至環境社會。
皆川明將速度放慢,以一百年看待每件事物,讓設計作為連結生活與情感的橋樑,並思考製作者的永續以及使用者的記憶,在人與人之間成為一個持續運轉的循環。他感性提到品牌名稱「mina」是芬蘭語中的「我」,在日語的「minna」則是「大家」,製作自己的設計同時為大家著想,因為製作的每一個過程都是為了參與的人,而這些想法最終都將成為生活。
▲ 日本設計大師皆川明暢談設計觀點。
這次對談以「跨」為主軸,由三位講者皆川名、李明璁、鄒駿昇,以廣拓的視野,探索各領域的設計思考與內容。以跨為視野,設計作為黏著,劃出生活與未來想像的新視點。
本展以太刀川英輔所倡導的「進化思考」為軸線,在NOSIGNER十年來的各種嘗試中,探索過去、現在、未來,以及跨足全球的「生態系統」,為各種計畫找出當代最合適的定位,並提出對未來的願景。
本次展出受到龐克文化「Anyone can do it.」的精神影響,進而發展出的平面設計作品、黑膠唱片、海報、小誌、傳單,以及在龐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書籍。這些作品透過多媒材挪用、拼貼的手法,顛覆傳統美學風格的視覺圖像,不只展現龐克「DIY手作精神」的原始本質,還散發出一股驚人的創作力量。
義大利童書以其獨特的插畫和文學風格聞名,本次挑選35本來自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的無字繪本,敘事內容多元、畫風各具特色。這些書籍共同的特點即是透過視覺元素來傳達故事和情感,用最少或沒有任何文字的圖像來敘事,充滿了詩意和幽默感,並且展示出兒童世界的多種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