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I
  • 關於TDRI
  • 最新消息
  • 趨勢觀察
  • 場域服務
  • 公告
  • 加入TDRI
  • 追蹤TDRI
  • 繁體中文
  • English
繁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TDRI
  • 關於TDRI
    • 互動式簡介
    • 功能任務
    • 組織架構
    • 經營團隊
    • 誠信經營
    • TDRI年報
    • 出版刊物
    • 全球夥伴
    • 媒體報導
  • 最新消息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趨勢觀察
    • 人物觀點
    • 趨勢分析
    • 焦點報導
  • 場域服務
    • — 參觀購票 —
    • 營運場域|台灣設計館
    • 營運場域|不只是圖書館
    • 營運場域|設計點
    • 場租服務|創意劇場
    • 場租服務|TDRI 會議室
    • 實境導覽|1F 場域
    • 實境導覽|2F 辦公室
  • 公告
    • 綜合公告
    • 採購案公告
    • 輔導資源
    • 財務資訊
    • 設計名錄
    • IDDI補助
    • COC跨域平台
  • 加入TDRI
    • 人才招募
    • 2023年暑假實習生招募中 ʜᴏᴛ!
    • TDRI 設計志工隊
    • TDRI 場域會員服務
  • 追蹤TDRI
    • TDRI @ Facebook
    • TDRI @ Instagram
    • TDRI @ YouTube
    • TDRI @ LinkedIn
    • TDRI @ Medium
趨勢觀察 / 焦點報導

你在圈內嗎?不加入很快「被」落伍!

2018-11-16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你在圈內嗎?不加入很快「被」落伍!

在台灣,環保議題早已是普及化的全民參與行動,上至80歲長輩,下至學齡前兒童,全都以實際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親身落實垃圾分類。在這推廣環境意識的二十年間,環保口號和理念,幾乎人人都能琅琅上口;甚至台灣實踐垃圾分類的正面努力,在國際間首屈一指、更躍上國際新聞版面。

而現在,正是我們進入下一階段環保行動,加入進階版的「循環設計」最佳時機。當社會大眾都已建立基本環保概念,並且能自發性地做好垃圾分類,接下來就是從消費者、設計師、製造商端,三者朝向同一目標,共同協作建立出一個循環體系,讓過去每個默默付出的點狀個體,連成線、構成面,架構出一整體的產業循環經濟!

▲ 垃圾分類後的循環,能否透過循環設計再次進入你我的生活?

本檔展覽「循環設計展 – 你在圈內嗎?」就是以這項具有新視野的產業模式出發,勾勒出時下國際趨勢最夯的循環設計先導,以清晰的展場視覺設計、動線規劃、內容元素語彙,傳達給消費者、設計師及製造商,每一個人可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震撼力十足的廢棄物現況開場

進入展間,首先可以見到以「圈」的概念為發想的循環設計展覽主視覺,並在展板兩側列出12種可回收的材質名稱做為開場。接著從右側入口走進,是以照片及電視牆堆砌出的垃圾廢棄物現況畫面,而往左側走道進入,則陳列出台灣一年來所消耗的垃圾與資源成本。龐大的數字力度,以及綿延不絕的廢棄物影像,讓人很難想像,這一切就正發生在你我的家園土地上。

▲ 你知道台灣每年丟棄多少塑膠袋嗎?

不可錯過的展覽看點

ㄧ、生活物件爆炸區

在展場中間走道陳列出兩面長桌,第一張檯面主題是「Recycle」,策展人從一般人食衣住行生活中常見的消費品出發,將電腦、燈具、自行車、食品包裝、鞋子、外套等一一拆解,利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區分出不同材質,講述當每件物品進入回收體系後,如何分類擷取出能夠再回收利用的過程。以現況回收體系來說,目前最容易被回收再利用的材質有玻璃、金屬、紙類、塑料,其餘如混紡、橡膠、皮、木、電子元件等是回收再製門檻成本較高的類別。

▲ 前方展桌呈現「Recycle」主題,細部拆解你我生活周遭的物件。

第二張檯面承續前方檯面從「Recycle」進入「Reborn」的重點,隱喻出「循環設計」的流程。將四大回收萃取物玻璃、金屬、紙類、塑料,利用工業製程如擠出、熔解、壓製、鑄造、射出、熱壓等技術,可以讓回收物再行進入生產製程,成為新生的工業化產品,變成消費者生活中的衣服、容器、物件等。

▲ 透過循環設計「Reborn」的產品,是否擁有更多無限的可能?

二、永續材質區

展間兩側以12項不同材質區分,展示出國內廠商在不同領域上的回收再製技術。包括E-waste印刷電路板(REnato lab)、玻璃(春池玻璃)、廢棄布料(小智研發)、晶圓(光宇材料)、碳纖維(鑫永銓)、PET(富勝紡織)、鋁(達方電子)、PP(大豐環保科技)、HDPE(歐萊德)、紙(文化實驗)、咖啡渣(興采實業)、廚餘(Bionicraft)。每間展間左側說明廠商背景,右側背板展示出回收再利用的關鍵技術製程。一般民眾可以藉由展示了解到,生活中的消耗品進入回收體系後,利用哪些技術和方法將可利用材質再製成消費商品,以利未來消費時,能夠辨識出循環體系的環保概念商品。

▲ 12家廠商透過12種回收材質,展現循環設計的跨界結合。

三、永續展覽耗材

配合展覽的循環設計概念,展間的展示層板、層架都是用二次回收材料所再製,或是可以重複利用的模組化規格元件搭建而成。例如入口處灰色隔板,是以回收塑料熱壓製成,中間兩張檯面材料來自於回收廢棄石材,組合層架由回收PET製成模組化元件,可依不同空間大小、使用功能重複利用組合出各式各樣應用機能。

▲ 入口處灰色隔板,是以回收塑料熱壓製成。

四、體驗互動裝置

民眾可以實際觀賞,回收塑料熱壓磚與回收PET球體。實地體驗回收物再製成新生物品的特殊進程。

▲ 由小智研發所開發的回收塑料熱壓磚,是用左邊的機器所產生而成。

五、廢棄藝術廊道區

在展間外面走廊,運用六大廢棄物素材,主題式拼貼出六幅大型藝術創作。分別有食品包裝、民生品塑料、衣物、金屬、紙類包裝、主機板&電池,乍看之下宛若吸睛的當代藝術,實則細看不免讓人驚呼原來在我們生活消費中製造了如此多元的廢棄物。

▲ 從生活廢棄物打造的廢棄藝術廊道區,讓觀展者反思永續生活的重要性。

消費當下,正在為世界投票!

世界知名設計公司IDEO執行長Tim Brown 指出:「設計的未來在循環 (The Future Of Design Is Circular)」。若「設計」的目的在改變人類生活,「循環設計」的目標就是透過設計,改變人類社會朝向正面永續發展。

當廢棄物越來越多,最直接就是從環境污染,藉由食物鏈影響人類健康,而這一切正在發生中,當我們的飲水食物中都驗出微量的塑膠微粒,就是一大警訊。而地球上的資源正在消耗殆盡,當先進國家政府正在不斷建立環境保護機制,未來生產製造的資源勢必越來越少,而生產成本將會越來越提高。於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最簡單有效可以參與改變的行動有:

1. 辨識消費產品未來進入回收體系的可行性
2. 選擇單一或簡單材料構成的產品
3. 減少購買膠水及塗料附加的商品
4. 消費以回收材製成的物件

過去我們總是以為做好分類、東西丟到回收桶後就已功德圓滿。但現在與未來,我們可以做得更多及更好,做好回收之後,當下次消費時,我們選擇更容易被回收再製的材質與物件,以及支持以廢棄物原料製成的新生產品,如此一來,消費者與生產圈就能形成一股友善的循環設計體系,不僅生產成本降低、物美價廉,還有一個生生不息的地球家園永存。

「循環設計展 – 你在圈內嗎?」展出資訊

展期|2018.11.10 – 2019.03.03
時間|每週二至日 09:30 – 17:30
地點|台灣設計館05展區(松山文創園區)
票價|全票100元;學生與團體票80元(門票價格視開放展覽區域調整,若有變動將公佈於松菸口官網)
主辦|經濟部工業局
執行|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策展|小智研發、杜祖業

台灣設計館循環設計松菸口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相關文章

義大利設計日20件經典義式設計松山文創園區隆重開展

義大利設計日20件經典義式設計松山文創園區隆重開展

由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ADI)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舉辦「義大利設計日」(Italian Design Day, IDD)系列活動,3月23日至4月5日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1館展出。

不只是圖書館, 台灣設計館
112年度「循環經濟綠色創新應用輔導計畫」提案申請公告

112年度「循環經濟綠色創新應用輔導計畫」提案申請公告

為協助台灣中小企業掌握循環資源應用能力,抑或運用數位進行數據分析,提供體驗回饋等方式優化商品開發與服務流程,提升循環經濟產品品質或服務模式創新,112年度預計遴選9案輔導計畫,希冀藉由本次輔導,強化中小企業循環經濟能力以接軌國際供應鏈。

循環經濟, 循環設計
2022年台灣設計力報告──探究設計產業現況,洞察未來挑戰和發展機會

2022年台灣設計力報告──探究設計產業現況,洞察未來挑戰和發展機會

台灣設計研究院透過 2022 年的台灣設計力之調查研究,旨在了解台灣設計產業的現況能量,並洞察台灣設計產業因應未來趨勢發展的潛力與發展機會。除延續先前的調查模式以利逐年發展比較,本年度報告聚焦主題:台灣的設計產業是否已經為未來做好準備?

台灣設計館, 台灣設計力報告

Fresh Taiwan國家品牌 站穩全球文創市場
文創國家隊出列!臺灣職人的全球拓銷之旅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Slider

搜尋本站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Copyright ©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 Juliet by LyraThe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