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I
  • 台灣設計研究院
  • 最新消息
  • 趨勢觀察
  • 服務與場地
  • 公告
  • Facebook
  • YouTube
  •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TDRI
  • 台灣設計研究院
    • 關於設研院
    • 功能任務
    • 組織架構
    • 設研院年報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媒體報導
  • 最新消息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趨勢觀察
    • 趨勢分析
    • 焦點報導
    • 人物觀點
  • 服務與場地
    • 松菸口
    • 場地租借
  • 公告
    • 綜合公告
    • 採購案公告
    • 財務資訊
    • 設計名錄
    • 輔導資源
  • Facebook
  • YouTube
最新消息 / 活動展覽

(Design)³ x 生活 =? 香港設計論壇9/30在不只是圖書館

2018-09-04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Design)³ x 生活 =? 香港設計論壇9/30在不只是圖書館
DESIGN X 生活:回應議題與內容,落實設計的實現

設計為內容服務,是追求價值的過程。對於所有事物越來越趨於細緻的時代,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更重視自身的生活環境、食品產地、心靈品質等社會議題上,他們主動且活躍回應議題與內容,並落實對設計的實現。

3位香港本地設計師暨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得獎者:唐承剛(Gary Tong)、羅曉騰(Ken Lo)、梅傲雪(Mui Kinoshita),將在本次於不只是圖書館舉辦的「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設計交流論壇」上,分享如何以新的視角看待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與設計的關係。透過設計師的角度,就如何將設計融合於生活做出提問和解說。

論壇資訊

░ 主辦單位 | 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

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於1972年成立,是首個同類型由香港執業設計師和設計管理人員合組的協會,旨在提升設計從業員的地位,並推動社會各界善用和鑑賞優質設計。

░ 日期|2018.09.30(日)

░ 時間|14:00 → 17:05(13:30 開放入場)

░ 地點|不只是圖書館

░ 報名|活動需事先報名,憑不只是圖書館當日單日票入場。

►報名網址|https://goo.gl/yQh1NQ

講者介紹

▌ Gary Tong 唐承剛:設計視線重新聯繫文化與生活

唐承剛,1978年於香港出生,2004年在洛杉磯加州州立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畢業,畢業後回流香港,加入陳幼堅設計公司,開始商業品牌設計。2010年成立自家創意設計公司TGIF,主力從事品牌視覺識別、書籍、展覽及包裝設計。

此外,唐承剛以香港街景為議題拋點,有感老街區的快速消逝,由老店及手寫招牌作為Typographic,設計系列鮮明的視覺識別系統、展覽、海報、書刊等,使設計與環境成為融合又強烈互補存在,藉由視線重新聯繫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 

唐承剛更進一步關注於人權,由2014年起為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的《人權》雜誌擔當設計,以最單純直覺的輪廓來表現人權主題的簡潔有力,識別度高、信息清晰;也不斷嘗試地用不同手法配合每期不同的人權議題,如俐落刀痕肌理、剝落的刮刮卡、牛油紙印刷等。憑《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2014年度報告》封面,成為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平面金獎得主。

▌ Ken Lo 羅曉騰:設計像是《哆啦A夢》每一樣法寶,都是為了解決問題

著名香港設計公司BLOW的創辦人及設計總監,香港地標——維多利亞港標記的設計師。多年來他積極創作個人作品及參與設計活動,在多個具代表性的國際及本地設計比賽中屢獲佳績,合共獲獎過百個。當中包括:「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評審獎、香港最佳設計獎及金獎等,以及獲《透視》雜誌選為「亞洲四十驕子」、被《Time Out》雜誌選為「您需認識的二十五位香港設計師」之一。他亦於美國「Dieline Awards」、日本「Topawards Asia」及中國「GDC平面設計在中國」比賽中擔任評審工作。 

Ken曾接受國際著名設計平台及香港各大傳媒雜誌的訪問,包括《Computer Arts》、《étapes》、《novum》、《How》、《Designboom》等,以及被《How Design Live 2015》邀請到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大型設計研討會中分享設計經驗。亦於2017年被《Wallpaper*》雜誌邀請到泰國曼谷分享包裝設計。 

2015年他的創作出個人項目《More Hugs by Ken Lo》,透過一系列不同主題的擁抱圖案設計,傳遞正能量。於2017年9月,Ken被邀請到荷蘭布雷特《Graphic Matters》設計節中演講及展出《More Hugs by Ken Lo》作品,並於2017年12月於上海舉行的《上海視覺藝術設計展》及2018年6月在香港舉行的《歌賦街坊節》中展覽,宣揚愛及和諧共融的正面訊息。

▌ Mui Kinoshita 梅傲雪:推動設計與科技結合創新價值

香港人,義大利多莫斯設計學院(Domus Academy)設計碩士,2014年在香港創立Form & Shape Design,並創立ASA朝創科有限公司,同時還擔任香港設計師協會產品部門主管。

自從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後便開始生產個人設計,並銷售到歐美和亞洲等地,曾經贏得多個國際設計獎項,包括德國紅點、環球設計金獎、亞洲四十設計驕子等。目前是香港設計師協會的產品部門主管,主力推動設計與科技結合創新價值。

ASA朝創科有限公司於2016年在香港成立,是香港科技園的初創公司,利用OCO專利技術、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提供解決空氣問題方案。ASA已獲得了多個獎項包括香港理工大學Tech Incubation Fund 2017、中國移動創客馬拉松之城市系列決賽最後6強、香港匯豐銀行Innovation Award最後5強、BARSA一帶一路全國15間獲選企業等。

不只是圖書館設計論壇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相關文章

浸泡一場書澡!不只是圖書館搬進松菸澡堂 打造五感的閱讀體驗

浸泡一場書澡!不只是圖書館搬進松菸澡堂 打造五感的閱讀體驗

不只是圖書館即將於7月1日重新開館!新空間進駐松菸北側澡堂,由屢獲國內外大獎柏成設計、太研設計操刀,地理位置更加深入老菸廠,神秘澡堂半世紀以來將首度亮相。延續「不只是」的跨域概念,不只是閱讀書籍,更聚合設計相關的展覽、講座、實驗等,以「泡書」為號召邀請讀者沉浸閱讀、發散思考,容納各種多元的可能。

台灣設計研究院, 不只是圖書館, 松菸口
「下十年,循環設計展」系列講座工作坊開跑

「下十年,循環設計展」系列講座工作坊開跑

下個十年,地球將會改變成什麼模樣呢?透過設計的加入,如何翻轉地球超載的逆境呢?此次「下十年,循環設計展」系列講座工作坊,以展覽主題延伸,自海廢、循環時尚及日常物件再製造之不同面向探討,透過觀念發散、案例分享及實際操作,拋出對生活模式的提問。

循環設計, 不只是圖書館, 松菸口
五金誤用再設計!The Misused 誤用論展:日常五金文化觀察與誤用指南

五金誤用再設計!The Misused 誤用論展:日常五金文化觀察與誤用指南

工業設計師楊水源、陳亮融發起世界五金文化研究計畫,每年聚焦一特定國家的五金,在觀察當地五金文化脈絡後,加以解構與再設計,邀請大眾在生活中重新使用五金元件,喚起對平凡物件的想像力。

不只是圖書館

2018-2019環境關懷設計競賽徵件開跑!優勝者將代表台灣競逐丹麥INDEX雙年設計獎
2018金漫獎暨國際交流活動及招商資訊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Slider

搜尋本站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主要計畫
  • 全球夥伴
  • 松菸口
  • 夥空間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Copyright ©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 Juliet by LyraThe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