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區「DIALOGUE」以「功能主義之父」設計大師柯比意為首, 帶領民眾認識瑞士設計的重要基石,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民眾進入瑞士設計的氛圍之中。
台灣設計館自2015年以來,每年與「歐洲設計觀察家」龔維德攜手合作,陸續舉辦德國、荷蘭、法國、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芬蘭等國家設計主題特展。
今年九月,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推出「極瑞士SWISS MAX-瑞士設計展」,龔維德和張軒豪再次聯手策展,從9月28日至2022年03月06日於台灣設計館01、02展區展出高達上百件的豐富展品,其中更有每年瑞士最重要的設計獎項「瑞士最美麗的書」(Beautiful Swiss Book)得獎作品,讓民眾不必出國、也能近距離觀賞國際級的設計作品。
本次展品以「百」為單位來出發,分別為100位設計師、100個設計產品、100張海報、100本書等展品,數量之龐大,足以讓觀眾飽覽瑞士百年以來的設計歷史及風格美學。
▲ 策展人張軒豪(由左至右)、瑞士商務辦事處處長Mr. Reto Renggli、設研院院長張基義及副院長艾淑婷,共同出席開幕活動。
理性與感性並存,走進瑞士設計的獨特視野
瑞士作為歐洲人文薈萃的十字路口,國土面積僅大於台灣不到一萬平方公里,卻涵蓋了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三個語言區。因此,我們不乏在同一個作品上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並存的風貌,比如,鐘錶品牌Swatch 兼具了藝術與實用性,便是承繼了德國的嚴謹以及法國的優雅 ; 又或者,瑞士平面設計師 Bruno Monguzzi,其海報設計中就可看見那蘊含的義式熱情與流暢性。
無論如何,瑞士設計的包容與多元,造就了他們今日在國際上不容小覷的地位,且其也因此被尊為「國際主義設計風格」,成為平面設計中的典範。
▲ 瑞士商務辦事處處長Mr. Reto Renggli出席開幕活動。
第1展區:Dialogue Hall
就算沒用過,你一定也聽過的瑞士設計
本區同時展出新舊、多元媒材、不同核心理念的平面及工業設計,從歷史悠久的瑞士刀、循環再生的行李袋、一直到近代的膠囊咖啡機等耳熟能詳的瑞士設計,其廣納了1930年至當代的作品,讓不同年代的設計方法與媒材能夠在此交流,營造出未來的無限可能。
另一亮點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瑞士蘇黎世設計博物館(Museum für Gestaltung Zürich)、柯比意基金會,法國Saint-Etienne Métropole聖德田都會區菲爾米尼的勒柯布西耶建築作品與台灣設計研究院五方提供,被譽為「功能主義之父」的勒.柯比意(Le Corbusier)之相關展品,將帶領民眾認識這位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大師。
▲ 第一區「DIALOGUE」展場照,本區同時展出來自不同語區、背景的作品,形式與媒材包羅萬象,於此齊綻光彩。
第2展區:Essential Hall
萬中選一,近距離觀賞得獎作品
本區展出瑞士設計大師Armin Hofmann(1920-2020)之海報及書籍、「瑞士最美麗的書」(Beautiful Swiss Book)書籍、「瑞士設計競賽」(Swiss Design Award)作品集等豐富展品,本區展品別具指標性意義,即便還不熟悉瑞士設計的觀眾,也能在此共感瑞士設計的魅力所在。
▲ 第二區「Essential」展場特寫。
第3展區:Pioneer Hall
上百件珍貴原版海報,首次空運來台
今年,策展團隊費盡極大心力與瑞士當地設計師交涉,終於有幸能將大多數設計師的「原版海報」直接空運來台展覽。嚴選最具時代指標性的瑞士前衛設計師,本區將展出「上百件」的海報作品,如Emil Ruder、Wolfgang Weingart、Jonas Voegeli等設計師,讓觀眾能一覽近百年來的設計風貌演變,彷彿令人置身於瑞士設計的時光隧道裡。
值得一提的是,本區亦展出Weltformat Graphic Design Festival的歷屆海報作品,除了25張原版海報之外,設計師Josh Schaub將以動態方式呈現海報,讓觀眾體驗動靜交融的別樣感受。
▲ 本區由上百件的海報所構成的海報牆,從1920年代至今,高達百年歷史的海報作品共聚一堂。
▲ 除了平面靜態海報牆,更以Weltformat Graphic Design Festival、新銳設計師 Josh Schaub所設計的動態海報為一大亮點。
特別場:Artistic Hall
「不只是圖書館」響應展覽,共同開啟瑞士設計與台灣交流
本次,「不只是圖書館」將特別展出由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Zurich University of the Arts)視覺設計系學生與當地戲院所合作設計的海報,其中更特別收錄了三張台灣影史上著名電影的全新海報設計,包括《兒子的大玩偶》、《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悲情城市》,以西方設計美學角度,重新詮釋台灣重要文化資產,讓多元文化的思維能相輔相成。同時,亦展出瑞士知名書店兼出版社 Nieves 的 Zines(藝術書)展。
▲ 本區結合原有圖書空間與藝文展覽,將來自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的電影海報融入空間,在看書過程中也能抬頭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 本區為瑞士知名書店兼出版社 Nieves 的 Zines(藝術書)展,有高達百件的藝術書提供參閱。
展覽期間台灣設計館也特別規劃相關活動,將推出一系列講座及工作坊,相關報名與展覽最新資訊,請密切關注台灣設計館粉絲頁。
除此之外,「設計點DesignPin」這次也特別邀請了三個瑞士品牌進駐展售,精選瑞士設計的經典作品與您相見,詳情請見線上專區(https://bit.ly/3iSdTA0)。
極瑞士SWISS MAX — 瑞士設計展 主展區
展覽期間|2021.09.28(二)– 2022.03.06(日),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10:00 – 17:30(最後售票時間17:00)
展覽地點|台灣設計館01&02展區
展覽票價|150元(全票)/100元(學生票、團體票、松菸口會員票)
極瑞士SWISS MAX — 瑞士設計展 特別場
展覽期間|2021.09.14(一)– 2021.11.07(日),週一休館(Nieves Zines展於10月5日開幕)
開放時間|10:00 – 18:00
展覽地點|不只是圖書館
展覽票價|80元(全票)/60元(學生票、團體票、松菸口會員票)/50元(持瑞士設計展主展覽票根者)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
策 展|田田圈文創龔維德、Eyeson Type張軒豪
展覽顧問 | 蘇黎世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Jonas Vögeli
協辦單位|瑞士國家形象委員會、瑞士商務辦事處
參展單位|Museum für Gestaltung Zürich / Weltformat Graphic Design Festival / Zürcher Hochschule der Künste /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nd Kunst Basel / Hochschule Luzern Kunst & Design / Haute Ecole d’Art et Design de Genève / Ecole cantonale d’art de Lausanne / Ecole de design et haute école d’art du Valais / Filmpodium Zürich / Fondation Le Corbusier / Site Le Corbusier à Firminy / World Heritage The Architectural Work of Le Corbusie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Movement / Vitra / Freitag / Swatch / Nespresso / CARAN d’ACHE / SIGG / Victorinox / Mondaine / Vetica group / Edition Patrick Frey / Scheidegger & Spiess / Wolfgang Weingart / Ralph Schraivogel / Hubertus Design / Ludovic Balland Typography Cabinet / Neo Neo / Niklaus Troxler / Futur Neue / Dafi Kühne / Josh Schaub / Marietta Eugster Studio / t-o.studio / Nguyen Gobber / Engraft / Circle / MOT SELECT 明日選品 / 富錦樹集團 / 月光貿易&月光美術 / 利拓股份有限公司 / 沛瀅有限公司 / 臉譜出版社 / 谷汩文化
今(2024)年是921地震25週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攜手內政部消防署及各縣市政府搜救犬隊,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共同推出「毛英雄與好夥伴」搜救犬特展,透過搜救現場影像,表達對臺灣搜救犬的致敬,帶領觀眾深入了解這群「毛英雄」日常訓練及救援工作。
西班牙在藝術設計方面的豐富遺產和創新精神,使其成為全球設計與藝術領域中不可忽視的力量。今年台灣設計研究院特別邀請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的知名設計團隊OdosDesign策劃六大主題展覽,透過地中海層層堆疊的地景紋理彼此相互呼應,描繪出西班牙當代設計的輪廓及精神。
此次展覽以《變與不變的流動-台北城市景觀美學展》為主題,聚焦在大安森林公園水土壤、植物、微氣候、歷史、生態、空間的以及生活的改變八大主題變化,將專家學者十年來的研究及大灣草圳計畫的執行,透過景觀環境設計導入,讓大安森林公園成為一個生態平衡的實踐場域,讓我們與動物、植物、自然中的一切一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