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才是設計的初衷!新竹火車站微改造2.0 美感與體驗再升級

火車站不再讓人感到迷茫與無助,透過指示標資訊的優化、空間配置的調整,迅速提供清楚而容易掌握的空間認知,因而降低旅人尋路(wayfinding)的難度!
半年前,新竹車站在台灣設計研究院與交通部鐵路管理局攜手合作下,透過減法設計,將大廳售票亭立面、天花板照明、售票機、指標示等各項元素,梳理並保留古蹟空間特質,強化彼此間的整合度。
而第二階段的微改造,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限制條件下,將月台上的引導性標示燈箱進行圖標優化及版型模組化,透過資訊平衡、對稱、階層來形成信任和整體感,讓旅客在尋路過程中保持愉悅。
除此之外,坐落在車站大廳的全家便利商店、旅客服務中心及郵局ATM也在一起加入微改造計畫,透過減法設計,突顯出少卻更好的品牌質感;而長廊上的電話亭隔板的拆除、線條的美化及非古蹟區域壁面的粉刷,在整體調性及色彩上更能與指標系統互映。
指導|經濟部、交通部
主辦|經濟部工業局、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TRA
執行|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設計|本埠設計 / 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 B+P Architects / Bohan Graphic
影像|浪打影像 Lambda Film、音舞創意
感謝|新竹市政府、新竹火車站、云光科技、全家便利商店、中華郵政
公共議題往往比想像中的複雜,涉及眾多利害關係人,如何保持客觀理性,提出好的設計策略?最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運用適切的調研方法和工具。設研院希望用最簡單易懂的系列課程,讓大家完整掌握公共服務設計的know how,一起用五堂課的時間,讓設計有機會改變我們身處的社會!
台北捷運是台北公共運輸的典範,設研院將攜手台北捷運公司一起打造更符合以服務為優先考量的捷運站!我們邀請大家透過問卷的方式,分享您在北捷使用商業服務的感受。
經濟部2020年成立「台灣設計研究院」,以設計價值為核心,推動產業創新、公共服務創新、社會創新等多項政策工作,歷經三年多的努力,成果已逐漸受到各界矚目。在接近1000個日子之際,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規劃執行,推出「改變的1000+1:這個也能設計」展覽,對外分享這段日子與多領域合作完成的設計導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