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designed by freepik。
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之際,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迫使全球許多產業即時應變、開始思考永續發展策略。「以人為本」、「擅長解決複雜問題」的設計方法將扮演關鍵角色,如何重新設計(Redesign)產品及服務流程、重新定位(Repurposing)城市與大眾的關係,值得探討。
台灣設計研究院研析國際趨勢及個案,將透過系列文章分享後疫情時代,「城市環境」、「公衛醫療」、「觀光餐飲」三大領域如何運用設計突破現況,提供國內企業、設計師、公部門重新思考如何運用設計提供新價值、重新配置資源、發展新市場行為下的創新商業模式。
編輯|研究發展處 陳郁真、歐宇婕、佘佳慧
城市的進步提供民眾快速便利的交通、生活及居住空間,但人口稠密、接觸頻繁的都市也為流行病提供了傳播途徑。根據聯合國預測,截至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地區,未來城市基礎設施設計方法將有何不同?如何預先準備、減緩及調適疫情帶來的衝擊,提前規劃前瞻且保有彈性的城市設計顯得更加急迫。
後疫時代:都市生活圈重塑,微型城市興起
疫情導致大眾工作、生活、休閒、教育等空間與互動關係改變,暗示都市生活圈需重新設計與調整。「Physical not social distancing」,如何在保有個人空間及肢體距離下,避免產生孤獨感? 因應抗疫減少群聚密度,是否與城市節能永續背道而馳? 是都市再設計的核心任務。為此,英國設計委員會(Design Council)線上召集建築環境專家,整合設計專業知識,探討如何將設計用於解決更廣泛的城市健康、公共空間和綠色環境等問題。
許多國家也開始思考未來能夠抵禦傳染病的城市樣貌,如澳洲墨爾本過去提出的「20分鐘生活圈實驗方案(20-minute Neighborhood)」再度成為討論議題,透過建立多中心(Polycentric)的微型城市,降低各大都會區人口群聚感染風險,讓各中心保有彈性、敏捷應付災害的能力;美國最大建築設計公司Gensler也提出Covid-19是微調城市設計的時刻,以15-20分鐘步行路程為範圍,完備各區生態運作系統。表示從人本需求出發,建立工作、購物、休閒等區內自給自足,強化小規模的生活圈可能是下一波城市設計方向。
▲ 微型都市生活圈設計趨勢
資料來源:左圖Victoria State Government(2017)、右圖Gensler(2020)
彈性時代:高適應性的公共空間,將加速城市復甦
除了疫情當下,各國的城市設計師和建築師投入心力,改造現有建築及利用模組化設計建造臨時醫院與隔離場域之外,許多設計團隊也重新思考公園、運動場所、社區中心等公共空間的新定義,運用設計找到社交與安全的平衡點,制訂相關守則與設計規範。
城市須具備高度適應性與彈性應變能力,以提供民眾安全信賴的生活,故減少接觸、緩衝空間、多元應用是未來公共空間設計重點。現有建築物多是單一且固定結構,如何設計規畫更靈活的建築空間,既能滿足短期需求,又能因應未來臨時變化;圖書館、體育館、停車場、機場如何有系統的規劃為短暫遠距工作/學習場域或臨時醫院,甚至設透過服務設計改變民眾使用方式及時段? 德國知名建築師事務所Opposite Office提議將尚在新建的柏林機場透過結構設計轉換,改造為可於世界任何機場複製的「超級醫院(Superhospital)-圓形治療艙,因應未來緊急需求。
▲ 模組化超級醫院設計概念
資料來源:Opposite Office(2020)
此外,美國巴爾的摩市(Baltimore)與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在地設計中心(Neighborhood Design Center)共同提出《Design for Distancing Ideas Guidebook》,為公共空間再設計提出解決方案;英國政府也出版《COVID-19 Secure: Safer Public Places –Urban Centres and Green Spaces》設計規範,顯示設計有助概念發想、提出規範,加速布建安全的城市中心和綠色空間。
▲ 因應疫情之公共空間設計規範。
資料來源:City of Batimore(2020)
韌性時代:彈性及個人化的交通服務來臨
「微動交通(Micromobility)可望成為一種流行、安全、低碳的運輸方式。」疫情改變城市交通方式,為使民眾保持安全距離,同時兼顧宜居永續環境,除了像國內台鐵、客運進行座位規劃之外,許多國家更是重新設計城市街道與通勤系統,發展快速、輕便、自主並安全移動的流動方式。例如英國投入20 億英鎊重新設計街道、擴充自行車道(Pop-up cycle lanes);倫敦、波蘭、溫哥華等其他城市也開始重新配置街道規劃,提升騎車和步行友善性。此外,荷蘭運輸顧問公司Mobycon更於疫情期間發布設計指南《MAKING SAFE SPACE FOR CYCLING IN 10 DAYS》,提出道路基礎設施或交通標誌設計規範,幫助地方政府在十天內以低成本開設自行車道。
▲ 微動交通設計規畫概念
資料來源:ITDP (2020)
儘管各國緊急針對街道設計採取新措施之永久性難以確定,創造安全衛生、方便串聯的運輸方式將是不變目標。惟城市交通系統複雜性高,若要提出長期解決方案,需要都市規劃、城市設計、交通運輸、甚至歷史文化專家之間跨領域專業合作,設計出提升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的服務流程及基礎建設,建立以人為核心(非汽車為核心)的交通系統。
疫情後的城市:以人本思維,因應後疫情的新生活常態
我們需要建造更大的房屋嗎?需要設計更多的公共空間嗎?台灣的交通運輸規劃是否有優化空間? 儘管台灣疫情控制得宜,民眾生活逐漸恢復常態,此次疫情仍引發產業、設計師、都市規劃者對於新型態城市生活的更多想像,公共衛生規劃將成為城市設計的難題,國際趨勢將提供我們借鏡學習,刺激台灣城市環境轉型機會。
設計可因應緊急需求,敏捷提出創新方法,更能引導產業及政府以設計思維與專業技能,規劃長遠解決方案,幫助政府部門或決策者重新設計或調整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互動方式,找出健康與永續發展的城市設計提案,使城市再面對下一次災害衝擊時能有更好的韌性,用設計回應瞬息萬變的世界。
參考文獻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攜手合作推動氣象服務創新,今(26日)由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程家平署長與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以設計導入氣象服務創新,強化服務溝通力,進行合作交流。
我們相信設計是帶動台灣整體發展的關鍵策略,自成立以來,TDRI 不斷致力於連結產、官、學界及不同領域,推動跨域合作共創,帶來更多創新突破與改變的可能。在設計改變台灣的路上,我們誠摯歡迎你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