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I
  • 關於TDRI
  • 最新消息
  • 趨勢觀察
  • 場域服務
  • 公告
  • 加入TDRI
  • 追蹤TDRI
  •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TDRI
  • 關於TDRI
    • 互動式簡介
    • 功能任務
    • 組織架構
    • 經營團隊
    • 誠信經營
    • TDRI年報
    • 出版刊物
    • 全球夥伴
    • 媒體報導
    • TDRI Design R&D Lab
    • AI 設計工具搜尋器 by TDRI
  • 最新消息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趨勢觀察
    • 人物觀點
    • 趨勢分析
    • 焦點報導
  • 場域服務
    • — 參觀購票 —
    • 營運場域|台灣設計館
    • 營運場域|不只是圖書館
    • 營運場域|設計點
    • 場租服務|創意劇場
    • 場租服務|TDRI 會議室
    • 實境導覽|1F 場域
    • 實境導覽|2F 辦公室
  • 公告
    • 綜合公告
    • 採購案公告
    • 輔導資源
    • 財務資訊
    • 設計名錄
    • IDDI補助
    • COC跨域平台
  • 加入TDRI
    • 人才招募
    • 2024年寒假實習生招募 ɴᴇᴡ
    • TDRI 設計志工隊
    • TDRI 場域會員服務
  • 追蹤TDRI
    • TDRI @ Facebook
    • TDRI @ Instagram
    • TDRI @ YouTube
    • TDRI @ LinkedIn
    • TDRI @ Medium
趨勢觀察 / 人物觀點

「走過妙法自然」書法藝術如何現代?專訪主視覺設計師何佳興

2019-05-10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走過妙法自然」書法藝術如何現代?專訪主視覺設計師何佳興

台灣設計館於去年邀請知名華人設計師陳俊良擔任「走過妙法自然」策展顧問,再現2011年的「妙法自然-亞洲文創跨界創作展」。當年的「妙法自然」展覽邀集臺、日、韓、中、港、澳等地知名設計師,以書法藝術家董陽孜的24帖作品為基礎創作海報,推動書法與設計的結合,讓漢字文化在血液裡跳動,在亞洲設計圈掀起風潮。

為了回應「走過妙法自然」的主軸─「書法字」及「書法如何被現代應用」,台灣設計館特別邀請具書篆背景、熟稔轉譯在地文化為設計語彙的何佳興,執行這次展覽的主視覺設計。從書法線條的解構重組、常民圖紋的創新,到主視覺字體的再設計,都展現了實驗性與未來性。把設計當成創作來做的何佳興,這次也將藝術能量發酵於設計的每一個細節,引領觀者仔細品味書法之美。

▲ 「走過妙法自然」主視覺,由何佳興操刀設計。

「我覺得這條線可以溝通,就開始用它做各種事情」

何佳興用他的「線條實驗」模仿書法運行的節奏,再從節奏拼湊、還原出視覺造型。實驗的線條單位,是用尺畫出的幾條鉛筆線:等長、平行、重複,兼具東西方的性格。以尺畫線的作法具西方的理性,線條間的空隙則具東方書法筆觸的行氣,對何佳興而言,這樣的線條單元可作為一種方法,解釋「書法是什麼?」「東方的線條是什麼?」等問題。

何佳興認為,東方藝術的邏輯來自線條和多點透視,像是宮廟裡的字型、神的輪廓、雕塑都以線條成形,是東方語彙產出的造型。在「走過妙法自然」主視覺設計中,他從宮廟裝飾裡常見的:「雲紋」、「福(蝠)紋」等圖紋取材,以實驗的線條將傳統圖紋轉譯成較現代的造型,藉由新舊對比與不斷地轉譯,保留傳統的內在意象(如雲紋即「如意」;福紋則象徵「福氣」),也創新了傳統符碼的視覺印象。

▲ 用尺畫出的幾條鉛筆線是何佳興獨具個人風格的設計方法─線條實驗。

何佳興也運用對稱、重複的圖紋建構圖面,形成碩大的畫面空間,讓觀者如臨宮廟看見雕樑,並從選色、視覺語彙與畫面結構,營造台灣宮廟獨有的環境氛圍。他以傳統圖紋進行當代轉化,延續了符號的價值,也引導觀者感受常民生活的輪廓與背後精神。

▲ 滿版的圖紋印花,由宮廟的傳統圖紋轉化而成。

為了表現廟裏經年煙燻的金色,調和顏色的協調性,何佳興將金色油墨混入一些銀色,這樣的混色來自他對宮廟文化長年累積的設計經驗。利用凸板燙銀使線條層次立體,褶褶光輝下透著線條的行走與精細收尾,彷彿目睹揮毫時的提與頓;具空隙的線條單位在重疊之下,形成筆墨濃淡變化。書法的韻味,在畫面的每一寸有生命地演繹著。

▲ 以線條的空隙帶出書寫的筆觸;收尾的巧思讓毛筆的運行與停留活靈活現。

「現時對於漢字美醜的判定,我一直是有疑惑的」

「『走過妙法自然』是呼應文字創造的展覽,我想在設計上以文字和線條相應,現有字型能扣和主題的選擇有限,嘗試的過程找到出島明朝,將字體線條邊廓加粗(這在字型運用上是非常爭議的手法),雖然只是Sketch的程度,但結字的疏密和線條頗能表現顏體的氣韻。」

談到這次主視覺中的字體,何佳興想提出可能性和疑問:「字如其人,每個人的字都不太一樣、正如這世界沒有完全重複的人生,若有意識的練習書寫技術便能提出個人風格。整個漢字演變的歷史充滿著時代裡字人的激情和創造力,書法對字的評斷也已超越美醜二元,持續的創造才是文字活著和美麗的關鍵。但現在和字相關的領域例如書法、篆刻、字型設計、鋼筆字……多是感受到嚴謹的氣氛、當然專注練習和心存敬意是必要的基礎磨練和學習態度,但如何同時保持創造的自由?」

▲ 「走過妙法自然」主視覺海報,字體由何佳興設計。

在他看來現階段的漢字字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對照漢字的歷史仍有許多價值待發掘。像是台灣街上常見的顏體招牌字,多是有外在輪廓,卻沒呈現線條力道。顏體字是代表台灣常民的字體風景,何佳興認為經過轉化應能整理出像代表香港的北魏真書。

▲ 「走過妙法自然」主視覺字體,隱含何佳興的提問。

「出發點很簡單,因為我生在台灣,當然就是做這個土地的事情」

何佳興從工作經驗中感受到在地文化的衝擊,將能量注入創作,在這次設計更再度搭建起設計與傳統宮廟文化的橋樑。問起台灣文化對他的意義是什麼,他認為創作者能講的就是他們的生活,當生活積累成文化,文化形成脈絡和價值,便能展開跨文化溝通與交流。

以常民文化為題材,對何佳興來說是如此自然而然:「出發點很簡單,因為我生在台灣,當然就是做這個土地的事情。」比起定義台灣風格、塑造很「台灣」的狹義視覺印象,何佳興更多的是回到自身透過設計與土地對話,探究東方文化的哲學精神與藝術語言,並針對文化現狀提出疑問和方法,期望以此為基礎,展開更多的跨域合作,進而共構出台灣文化的脈絡。

結語

「走過妙法自然」主視覺設計是東方線條的探究,也是台灣常民文化的轉譯再生,以壁紙為概念設計,擴大實用性,讓書法的創新走入生活風景。回到書法本身,何佳興說常有年輕人問他該怎麼寫,「不要想太多,先不在意美醜,順著甲骨文到繁體字,拿起毛筆將漢字的歷史演變寫一輪就對了。你會發現書法帶給你的,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走過妙法自然」主視覺海報限量釋出,歡迎至設計點官網購買典藏。

關於何佳興

關於何佳興

成長在新舊歷史交融的台北大稻埕一帶。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雙主修書法篆刻及當代藝術。2017年入選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 自2000年至今持續發表篆字變體的《寫字》(Writing words)實驗系列展演,觀照身體不同時期所書寫的線條演變。

2006年成立設計工作室Timonium lake,以線條(書法篆刻)為設計方法,長期和不同領域創作者合作,提煉常民土地養分為創新的設計語彙,並關注近年亞洲及台灣設計急遽流動的文化面貌。曾兩度獲得金蝶獎金獎殊榮,包括《1980年代的愛情》、《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7年以台南藝陣館開幕紀念海報設計,榮獲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台灣設計館松菸口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相關文章

給未來百年的設計 Designs For The Next 100 Years!9月台灣設計館、不只是圖書館登場

給未來百年的設計 Designs For The Next 100 Years!9月台灣設計館、不只是圖書館登場

本展以太刀川英輔所倡導的「進化思考」為軸線,在NOSIGNER十年來的各種嘗試中,探索過去、現在、未來,以及跨足全球的「生態系統」,為各種計畫找出當代最合適的定位,並提出對未來的願景。

不只是圖書館, 台灣設計館
一起來+1!「改變的1000+1:這個也能設計」台灣設計館盛大開展

一起來+1!「改變的1000+1:這個也能設計」台灣設計館盛大開展

經濟部2020年成立「台灣設計研究院」,以設計價值為核心,推動產業創新、公共服務創新、社會創新等多項政策工作,歷經三年多的努力,成果已逐漸受到各界矚目。在接近1000個日子之際,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規劃執行,推出「改變的1000+1:這個也能設計」展覽,對外分享這段日子與多領域合作完成的設計導入成果。

台灣設計研究院, 台灣設計館
邀請全民參與想像力運動!2023點子松徵件7月起跑,主題特展同步啟動

邀請全民參與想像力運動!2023點子松徵件7月起跑,主題特展同步啟動

數位發展部為蒐集全民對2040年未來生活的想像與期待,辦理「點子松」徵件活動,希望達到全民參與,共同探討未來展望。今年度徵件已正式開跑,即日起至7月底截止。主題展覽「WeWe Futures:投你的未來」於台灣設計館展出,邀請全民一起加入這場未來想像力的運動!

台灣設計館, 點子松

「吸茶展」創造台式新茶經 驚艷手搖茶考現學
你在圈內嗎?—「Circular Design循環設計展」喚醒全民心中的永續力量 5/9臺東開展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Slider

搜尋本站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Copyright ©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 Juliet by LyraThe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