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館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製菸工廠1樓西側古蹟內(松菸口),共有7個子展區,自2011年起營運,以推廣大眾設計美學教育及傳遞設計、產業趨勢為軸,推出深入淺出的多元型態展覽。今年,首次與設計師合作,邀請林唯哲為設計館打造專屬票券、帶來嶄新印象,也透過票券的使用行為提供大眾另一種體驗設計的樂趣。
透過設計師專訪,一起來看看票券誕生的過程吧!
Q. 這應該是你第一次與台創合作設計案,請你聊一聊當時對這個案子的想像與經過。
林唯哲:我其實很希望可以在台灣執行從規劃端開始的設計案,但由於長期在日本,在台灣的設計案本來就較少,因此當時接到邀約時是開心的。
電話溝通的過程中,得知是「物件(票券)」的設計而非「事件」的項目設計時,當下產生了不確定性,而館長提到「對象是一般大眾」這個要素時,便成了我承接這案的關鍵。在有限的時間及資源下,我更希望可以做品牌規劃及接觸大眾的專案,有接觸到大眾的項目時,設計才能被彰顯出來。「一般大眾」其實就是「無對象」,面對公眾時,我思考的是「什麼是大家的共同經驗」,並且可以去體驗,雖然設計對象是當時承接的原因,但也同時是難度最高的部分。
Q. 從提案到實際發生,過程讓我們非常的驚喜,除了解決問題還增加了體驗的樂趣,想請你分享給讀者關於票券設計的思考脈絡及理念。
林唯哲:執行一個設計規劃案時,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了解條件是什麼。條件包含了受眾群(對象)、售票流程、使用行為、驗票行為等各項限制……,理解越多越好。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常常移動,充分的了解條件讓我可以有效率地進行思考、發想。
台灣設計館是一個媒介,是引領大眾進到設計這個領域,票券在被民眾使用的當下,能不能透過什麼特殊的使用行為,可以加深民眾對「台灣設計館」以及「設計」的印象?因此我試圖透過票券來與大眾溝通「設計是什麼」。
▲ 台灣設計館全新票券。圖片來源:選選研。
當時館方提到的幾個重點:觀展者為一般大眾(和觀光客)、票種類別、由年長志工進行驗票、7個分散的展區、未來能因應分展區售票的包容性。在整理各種條件後,我們希望「透過票券讓民眾可以接觸設計」,去「體驗」設計(身歷其境)而非創造圖像;在思考眾人的共同經驗時,相較「造型」與「材質」,色彩是相對容易理解的,因而促成了「用色彩拼貼出迷彩」的想法。
▲ 透過票券體驗設計,拼貼獨一無二的迷彩。圖片來源:選選研。
「哇!我創造了一個迷彩欸!」
設計有某種程度的擴散性與自由性,而迷彩是不規則形的自由感。進行發想時,我們以迷彩的不定形如擴散、漣漪作為思考,發展出20幾種不同的形態,最後以有擴散性與繁殖意象的不規則「細胞」作為迷彩造型的重要元素。當時館方提到,這樣不規則的自由型態剛好符合設計館的個性「我們希望這裡是有生命力的,並且希望觀者帶著自由不受限的心情來接觸設計」。
▲ 不規則的迷彩傳遞設計的擴散性與自由性。圖片來源:選選研。
我們設定了7種不同樣態的細胞迷彩來區分展區,也因應設計館大約每3個月換展,因此在票面以四季作為色彩設定:綠、藍、橘、白,不同時期有不同色彩的票面和對應的貼紙,希望民眾在不同時間點看展時,可以體驗「設計迷彩」的過程,創作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迷彩票券。未來,設計館若有特殊活動,這樣的設計規劃也可以延伸出很多的變化及可能。
▲ 像檸檬般的種子散發出生命力非常討喜。圖片來源:選選研。
▲ 拼貼獨一無二的迷彩。圖片來源:選選研。
Q. 一直有關注到你從事台日設計交流、推廣的訊息,包含既是旅店也是展演據點的NIBUNNO、選選研發起的企劃和講座分享等等,想請唯哲和我們分享接下來的規劃。
林唯哲:在日本8年多的時間裡,深刻的感受台日的差異,也發現了我們(台灣)的優勢與機會,而台灣的實驗精神正是我們的機會。除了持續在NIBUNNO發生的台日設計展演外,我們目前正進行「EP(Extended Print)」的推廣,整合台灣印刷技術與資源,推廣到日本,我們希望把台灣美好的東西帶出去,同時也想把我所觀察、所學跟能量帶回台灣,因此,接下來也會在台灣從事設計服務與設計教育分享,傳達設計思考的重要性。不論是客戶還是學生,其實是在接受服務與體驗設計的過程,了解的深入與完整,一起思考可以怎麼做,彼此成長。
▲ 「賀年・年賀」台日賀年設計展燙印講座交流活動。圖片來源:轉載自NIBUNNO Facebook。
▲ 「賀年・年賀」台日賀年設計展參與者盧翊軒作品,使用箔● MYL03 ● CPK02 ● MBK01。圖片來源:轉載自NIBUNNO Facebook。
後記
整個專案的發生(感謝永真急制協助牽線),僅通過一次的電話以及一封信件簡單的brief,便在2週後進行提案,合作過程非常精準、到位。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展區分散」一直是設計館長年的痛點,而透過細膩的思考與問題解決,讓困境成為了美好的迷彩體驗,當下的我們實在非常驚喜與感動。
林唯哲清晰的思路與邏輯,難以掩蓋他身上台日混血的設計因子。談及台日設計觀察及推廣時,更是感受到他想把台灣美好的事物帶到國際的決心,非常期待他們團隊接下來發生的各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