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落「半農半 X」地生活
在台北闖蕩多年之後,舒米.如妮重返自己的家鄉,在花蓮石梯坪港口部落定居生活。她與馬浪.阿雄在 1999 年成立升火工作室,從事藝術創作與部落文史調查工作,長年為推動部落文化奔走。
回到部落後的舒米,不僅是藝術創作者,也是有機小農。看見家鄉環境變遷、農田休耕的蕭條,令她在 2009 年開始投身水梯田復育,以對環境友善的自然農法,成功在海邊復耕梯田,是著名的「海稻米」復育發起人。故事更曾被改編成電影《太陽的孩子》。
一邊務農、一邊創作的生活相當充實,舒米也不斷在傳統文化中,找到創新的機會。近年的舒米更嘗試從部落文化中,尋找對於傳統草蓆的日常記憶,與族人一起種植「輪傘草」(阿美族語為 Faho’),並發展出各式創作。
在台東美術館展出的「台東的 100 種藍—工藝設計展」的週邊講座活動,舒米分享了她復育輪傘草以及與在地「Kamaro’an」共創平台合作的經驗。
▲ 升火工作室創辦人舒米.如妮
▲ 舒米.如妮在「台東的 100 種藍—工藝設計展」週邊講座,分享自己一邊從事農作、一邊推動部落文化復興的「半農半 X」經驗。
輪傘草工藝復興 重拾部落的日常記憶
為什麼是輪傘草?舒米提到,輪傘草與阿美族的生活密不可分,過去是家家戶戶必種的傳統水生植物,但近年來越來越少人種植。由於輪傘草需要生長在乾淨的水源區,除了找地耕種之外,也需仰賴充足的水源,於是她找來部落族人共同修復水路、翻耕與種植。
輪傘草生長五個月後,高度可達 200 公分,每年大約於 7、8 月收割,採收後再以日曬的方式定時翻面。近一個月後,看到顏色由綠轉為枯黃,即可開始處理細節。不論是根部纖維處理、依長短與粗細分類,或是儲放事宜,都有許多工序與步驟,後續還需再經過編織,才能轉為日常家飾用品。
▲ 輪傘草因葉形如傘骨而聞名,莖翠綠而筆直,是阿美族婦女編織草蓆的重要素材。
阿美族的部落婦女們用傳統手藝,將輪傘草編織成一件件實用的物件,這在族語中叫做「Misasikal」,是「草蓆編織」之意,例如夏天農忙時披在身上的「太陽蓆」,或是炎熱夜晚隨意鋪成的「屋外睡床」(Sikal)等。後者至今仍是族人與大地共眠的最佳夥伴,更有人發揮巧思、將之改造,轉化為地毯或窗簾等現代用途。
當種植與編織的循環開始產生,復育的成果也慢慢推廣出去,舒米與族人們更進而開設「部落蓆座 DIY 教室」,讓旅人或是慕名而來的朋友們,親自體驗這道傳統的編織工藝。
▲ 舒米.如妮開設的輪傘草編織工藝課程,吸引不少部落年輕人參與。
Kamaro’an!當傳統工藝碰撞設計
藉由傳統工藝的復興,轉動部落經濟和生活,有著這樣想法的其實不只舒米一人。2013 年,部落青年 Tipus 在外漂泊後,同樣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接觸在地部落、打破文化格閡,並開始與其他年輕設計師打造起「Kamaro’an」(讀音:嘎瑪羅岸)。
「Kamaro’an」是阿美族人的招呼語,意思是讓你「住下來」或「坐下來」。現在,這個詞還別具意義,除了是台東幾個港口部落在地藝術家與年輕設計師合作的共創平台,更是舒米的期待——透過傳統編織文化的復興,為部落婦女和青年創造就業機會。
▲ Kamaro’an「輪傘草系列」傢飾在 2017 台東工藝設計展中展出。
致力於深耕地方的「Kamaro’an」平台,與青年設計團隊結合地方人事與部落藝術創作者,共同活化傳統產業,為部落注入活力。而「輪傘草系列」正是他們與舒米合作推出的生活家飾,以傳統手工編織為基底,再加入現代設計與材料,打造出不同的桌上風景,如燈飾、置物格及名片座等物件。他們希望藉由這些嘗試與創新,帶動部落的小量生產,並刺激青年回流進而住下來,一同振興傳統文化。
從藝術創作、復育水稻及輪傘草,到參與共創平台,這些事情乍看不同,但精神並無二致。秉持著「互助與美好」的精神,舒米先串聯起部落眾人的力量投入,再與外部的能量合作,碰撞出新的模式與延續可能,同時也在過程中共同創造出更美好的家鄉。在舒米與族人的手中,輪傘草不只是一株小小的水生植物,還能玩出千變萬化的姿態,轉動著傳統部落文化的傳承與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