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四五點,晨光熹微,天才剛亮,陳建龍就已經起床,前往「淼焱苗有機農場」採集柚子、草莓、小番茄等作物。八九點,將收穫的水果悉心包裹、裝箱、出貨。下午兩點,他打開電腦,撰寫文案、編輯圖檔、經營粉絲頁。因為有機栽培,不噴藥,晚上還得頂著頭燈巡邏農場,抓蟲,有時候也順便幫自己摘個飯後水果──從農的日子,就這樣邁入第十年。
「淼焱苗有機農場」今年成立的品牌叫「蔬果有機會」,是農委會的生鮮水果輔導案。經由顧問們的建議,台創及設計公司優視覺與業者共同討論,希望品牌可以活潑點,讓「有機」這件事在市場上再活躍點,但又不失去栽培作物應有的心態。
品牌LOGO部分,以草綠色作底,名稱上方只有簡單一筆:先是一抹微笑似的弧度,從左邊出發,往右上角繞園交叉,陳建龍解釋道:「像剛從土壤裡探頭出的嫩芽,看久一點,又像舔著嘴巴的貪吃鬼!」「Farm Goods, From Good.」他堅信,提供好的、美味的蔬果,就是給自己的健康機會。形象影片中的代言人為菜蟲,陳建龍笑談:「菜蟲是我的 Partner 啦。有菜蟲的農作沒有毒!」
陳建龍曾任職半導體公司,一次遊學加拿大的旅程中,被自然景致、田園風光深深吸引,盤點自己進入電子業的收穫,心理不太踏實,回台即萌生轉行念頭,恰好朋友告知農委會漂鳥營的訊息,參加並結業後,他認為農業領域值得投入,一頭栽進。初始以為自己在競爭激烈的科技產業都游刃有餘了,務農應該也沒甚麼問題吧?結果頻頻被打臉。

對新進農民來說,資金是沉重負擔,租地、設備、生產作業、行銷,樣樣都要錢。陳建龍分析市場,發現草莓價格穩定且廣受歡迎,便以它為主力作物,引進桃園一號、桃園三號、桃園四號、香水等品種,因生長期交錯,出貨能連續不間斷。草莓香氣濃郁迷人,口感軟嫩細緻,微酸微甜的滋味,不只令人難以忘懷,更是蟲子的最愛,但市面上的草莓多半嬌豔欲滴,原來亮麗外表下潛藏農藥殘留問題。
陳建龍想「做助人、做對得起自己的事」,直奔門檻最高的有機栽培。但相較於其他水果,草莓嬌貴,病蟲害多,尤以炭疽病跟紅蜘蛛為大敵,陳建龍設法強健植株來抵抗炭疽病,紅蜘蛛則只能放任,留三四成的產量給牠享用,換取多數草莓仍有好好生長的空間。比起慣行農法,有機草莓收成量僅約一半。所以從第二年起,陳建龍增種蔬菜與小番茄,維持一年四季產出的經營狀態。
陳建龍表示:「有機是一種生活態度。」剛開始只堅持不噴藥,仍使用化肥,後來決定申請有機認證:「因為有機認證有標準、有罰則,能讓農夫更小心,也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淼焱苗有機農場」生態豐富,陳建龍在溫室養蜜蜂,增加草莓受粉的機會,還飼育雞群,生蛋、吃蟲、吃草、吃腐爛的果實,雞屎加米糠可以改善土壤的品質。近年,更開放民眾採果,涉足食農教育。
陳建龍向參訪農場的團體,介紹打田、育苗等過程,也在北部多間學校,以生產者的角度,引導小朋友及民眾認識作物,了解農夫的工作,進而鼓勵大眾多吃食物,而非加工後的食品。
淼焱苗這個霸氣的名字有特殊的意涵:「淼」指河面寬闊望不見兩岸;「炎」指夜空炫麗如白晝。陳建龍相信每一份對土地友善的作為,都是台灣農業閃閃發亮的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