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自2016年起開始推行新南向政策,將產業發展的箭頭指向東南亞地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報告,2017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平均為3.6%,而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部份核心成員國的市場增長超過全球水平,以馬來西亞為例,同年度經濟成長率高達5.9%,顯示當地市場正持續蓬勃發展!
馬來西亞於2016年食品及非酒精飲料的消費總額為34.4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超過1000億元之多,東協有限公司林凱雄執行長在當地經商多年,他更指出,過去各大廠商只針對當地華人市場發展,但馬來西亞其實約有61.6%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巫裔人,此一客群的食品市場仍有待開發,清真食品的商業潛力實在不可估量。
清真食品審核嚴格 台商易不小心陷入認證誤區
伊斯蘭的經典《古蘭經》對於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徒)可食用的飲料和食物範圍有諸多嚴格規定。簡而言之,穆斯林禁止飲用酒類或食用豬肉及其他特定動物;至於豬以外的禽畜肉類,其宰殺工序須依清真宰殺方式,以割斷喉管方式為之,然後放血。烹調或加工處理的環境須是清真食品專用,而在運輸與儲存的過程,一定要與非清真食品分開。如果沒有符合上述原則而製造的食品,穆斯林是不得食用的,也因此「清真認證」制度就是幫助穆斯林消費者能安心食品的標示。所以,如果台灣廠商要販售食品到穆斯林市場,取得清真認證是第一步。
悅旺貿易有限公司佘恢緒董事長一直致力在馬來西亞推廣台灣食品,他表示,曾有參與食品展的台商想申請清真認證,但居然不知道旗下產品有豬肉成份,而穆斯林根本不可食用豬肉。因此,台灣食品業者想要進軍馬來西亞的巫裔市場,必先考慮其產品是否符合清真認證的資格。
佘恢緒重申,從原料取得、生產加工至運輸批發,清真認證的審核程序都非常嚴格,以求完全遵從伊斯蘭戒律。他表示,過去有些台商無法獲得清真認證,可能是在工廠內安放傳統神位,使用豬毛製的刷子、非指定消毒劑(如:消毒酒精),也有員工在工廠的飯堂吃含豬肉的便當,又或者駕駛同一輛車運送清真食品與豬肉製食品,凡此種種,皆不符合清真認證單位的要求。
馬來西亞在零售層面亦有清真食品的相關規定。佘恢緒表示,當地的零售場所一般會特別劃設清真食品專區,有些州的宗教意識較強,其超市中的清真食品甚至設置專用購物籃。他指出,由於有些清真食品在製程中會自然產生酒精(乙醇),如果酒精含量大於0.5%,穆斯林就不能食用。因此包裝上要明示製造成分表及配料表,以供穆斯林消費者檢閱。另外,佘恢緒提醒台灣的食品業者,包裝最好使用英文與阿拉伯文,因為不少穆斯林對華人食品有刻版印象,看到中文會聯想到含酒食品而不會購買。
整合食品供應鏈成發展契機 二線城市商機無限
林凱雄長期銷售自動化設備給各食品加工廠。他認為,在台灣經營食品產業相對方便,整條食品供應鏈運作有序,但馬來西亞則不然,由於當地的食品供應鏈上游尚未整合,商家較難取得食品原料,許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導致重度仰賴勞力,經營成本很高。但對台商而言,這卻是難得的賺錢機會,只要能導入先進的食產業技術,加入當地食品供應鏈的整合進程,就能開拓清真食品的市場。
佘恢緒表示,目前在馬來西亞推廣台灣食品的方式除了在超市上劃設台灣食品區,還包括台灣主題的食品展、國際及年節展銷會、網路行銷等。他強調,各大廠商專注爭奪馬來西亞一線城市的市場,但其實二線城市同樣商機無限,他曾經在二線城市舉辦台灣食品的行銷活動,由於該城市的地主富裕,又無競爭者瓜分市場,故銷售情況十分理想。
馬國每年增60萬消費人口 健康食品迎合市場口味
至於什麼樣的食品才符合當地口味?林凱雄表示,馬來西亞的市場規模正在擴大,每年新增約60萬的就業人口,參與市場消費,而且巫裔的人口成長率很高。他指出,過去餐飲及食品零售商都沒有經營此一客群的市場,台商可考慮發展清真食品,把握商機。佘恢緒則指出,台灣除了肉乾、肉鬆一類的產品之外,大部份的食品都能嘗試申請清真認證,但他注意到,台灣食品因為加工技術好,產品中有許多當地民眾不了解的食品添加物,但因此容易引起消費者的疑慮。他建議,台商如欲進軍馬來西亞,在開發食品時,應當朝著少添加物、有機等健康訴求之方向,才能迎合當地市場口味。
本文轉載自TGA輔導計畫107-108年度社群網站經營合作夥伴「食力 foodNEXT」。
文字、圖片|食力 foodNEXT 提供
原文網址|食品業新南向目標別只鎖定華人!清真市場才是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