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I
  • 關於TDRI
  • 最新消息
  • 趨勢觀察
  • 場域服務
  • 公告
  • 加入TDRI
  • 追蹤TDRI
  •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TDRI
  • 關於TDRI
    • 互動式簡介
    • 功能任務
    • 組織架構
    • 經營團隊
    • 誠信經營
    • TDRI年報
    • 出版刊物
    • 全球夥伴
    • 媒體報導
  • 最新消息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趨勢觀察
    • 人物觀點
    • 趨勢分析
    • 焦點報導
  • 場域服務
    • — 參觀購票 —
    • 營運場域|台灣設計館
    • 營運場域|不只是圖書館
    • 營運場域|設計點
    • 場租服務|創意劇場
    • 場租服務|TDRI 會議室
    • 實境導覽|1F 場域
    • 實境導覽|2F 辦公室
  • 公告
    • 綜合公告
    • 採購案公告
    • 輔導資源
    • 財務資訊
    • 設計名錄
    • IDDI補助
    • COC跨域平台
  • 加入TDRI
    • 人才招募
    • 2023年暑假實習生招募中 ʜᴏᴛ!
    • TDRI 設計志工隊
    • TDRI 場域會員服務
  • 追蹤TDRI
    • TDRI @ Facebook
    • TDRI @ Instagram
    • TDRI @ YouTube
    • TDRI @ LinkedIn
    • TDRI @ Medium
趨勢觀察 / 焦點報導

【TGA x 食力】食品創業門檻越來越高!食品檢驗就卡了3關

2018-09-14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TGA x 食力】食品創業門檻越來越高!食品檢驗就卡了3關

創業門檻雖然較低,但想做的安心,確實有其難度!採購食品原料要驗什麼?怎麼驗?驗出的結果是否符合標準?原料商、供應商提供的檢驗報告是否可信賴?這都是「know-how」。

重大食安事件頻傳,從生產、製造、販售到消費者,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社會責任,而食品業者對自身產品的要求,也變得更戰戰兢兢,深怕一出錯,信譽就毀於一旦。

但產品研發出來該驗什麼項目、怎麼驗?標示怎麼標、或是多久驗一次?甚至最後出爐的報告如何有效整理才不會不明不白地觸法?這些繁瑣的作業流程都令食品業者感到千頭萬緒。

法源又多又雜!食品創業門檻低,想合法卻這麼難?

衛福部食藥署2017年9月起,即規範22類食品業分階段開始針對原料做好自主把關,2019年又將擴大為25類食品業者,如果被抓到沒有做好檢驗,可依法開罰最高300萬元罰鍰,但面對這項挑戰,食品業者首先須面臨的問題就是「法源又多又雜,而且時時更新」。

例如冷凍水產品,同時須符合「水產」與「冷凍食品類」衛生標準,牛樟芝類產品則必須同時符合「保健食品」規範和「牛樟芝食品管理及菇蕈類」相關法規,但對許多業者來說,查找適用的法規已經有困難,更遑論知道同一產品竟可能須符合多項法規。

此外,部分產品因特性又分屬多個權責機關管理,除了食藥署之外,得注意農委會、環保署等規定,對初入行業或品管人力尚未完整的中小型公司來說,創業門檻雖然較低,但想符合法規、做得安心,確實有其難度!

食品檢驗卡3關:該驗什麼、驗出來結果是什麼、什麼時候再複驗?

第1關:該驗什麼?

食安事件頻傳,政府力求改善業界秩序,且因應技術發展,政府也為了接軌國際,法令開始快速更新變動。不用說大品牌廠商對此所耗費的人力和心力需加倍,中小型食品業者更為辛苦。如無專職法規人員,對衛生安全知識和相關法令規章的掌握很難快速跟上:今天需要採購的原料要驗什麼?怎麼驗?驗出的結果是否符合標準?原料商、供應商提供的檢驗報告是否可信賴?這都是「know-how」。

第2關:驗出來結果是什麼?

依照產品獲得了相對應的檢驗報告,公司還得有第2項技能——「看懂報告書」。由於食安法規內容偶有更動等因素,一般的檢驗報告書其實並不會列上法規數值,只會提供檢驗出來的數字,所以業者儘管已經獲得檢驗報告,實際上還得再一步根據最新法規標準換算比對,才能判定出產品是否合格。

第3關:什麼時候需要再複驗?

最後,所謂自主把關不能靠「一次檢驗恆久遠、一張報告永流傳」。檢驗數據與現在時間點越接近,參考價值才越高,政府亦已明定應辦理食品檢驗之業者擬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訂出每種檢驗之合理的複檢頻率。但實際作業上,全年下來檢驗報告堆得好比恨天高,要從中理出條理順序,還得將報告數位化,不論在人力及時間上實在是困難重重。

食品完美出廠前的最後一關:寫對營養標示!

當檢驗都搞定仍差最後一步「食品包裝」,雖說是最後一關,卻是最容易搞烏龍的一關。格式、字體、小數點位數、行距、規格大小等都非常講究的「營養標示」,當產品製造規模,少說動輒數十、百萬份時,只要標示不對、包裝打印出錯,產品全面收回,大量包材費用便毀於一旦,商譽更是蒙受損失。

未來的食創業者得力助手:線上整合服務系統

據統計,2016年台灣食品製造業年產值高達6千多億元,影響民生範圍廣大,做好食安把關非同小事。6千億中又有99%來自中小企業,食品業雖然創業門檻不高,但要做出合法安心的食品,程度上仍仰賴檢驗技術的專業佐證。許多國內檢驗公司也陸續觀察到台灣食品業者於檢驗前、中、後會遇到的關卡,打造相關線上整合服務系統,試圖將食品創業的門檻再降低。因此,為了與法規無縫接軌,繁複手續交由雲端整合資料庫與線上程式處理,將可能是未來佔領台灣食品業者潛在需求的新趨勢。

本文轉載自TGA輔導計畫107-108年度社群網站經營合作夥伴「食力 foodNEXT」。

文字、圖片|食力 foodNEXT 提供
原文網址|食品創業門檻越來越高!食品檢驗就卡了3關​

TGATGA x 食力

分享: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
  • Pinterest

相關文章

TGA台灣好農「迎春納虎 福 KNOW YOU!」網羅全台隱藏版限定美味

TGA台灣好農「迎春納虎 福 KNOW YOU!」網羅全台隱藏版限定美味

農曆新年虎年即將來臨,TGA邀請最珍貴你的一起「食」在感受台灣好滋味,網羅全台隱藏限定美味,逐一介紹給熱愛純粹滋味好饕客們!

TGA, 設計點
當農委會TGA 選品遇上誠品知味 臺日合作華麗新滋味!邀請消費者體驗人生風味學

當農委會TGA 選品遇上誠品知味 臺日合作華麗新滋味!邀請消費者體驗人生風味學

農委會4月1日到13日在誠品信義店3F Forum舉辦「人生風味學」活動,歡迎大家前來品嚐由日本企劃、臺灣出品的「TGA select年度特別企劃」——舊振南「日日好日華果子」,品味臺灣華麗的季節之美,同時也購買由農委會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打造的各種外銷精緻農產食品,感受讓世界上癮的臺灣好味道!

TGA
農時鮮食Eat Fresh!透過設計讓消費者感受從產地到餐桌的最短距離

農時鮮食Eat Fresh!透過設計讓消費者感受從產地到餐桌的最短距離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熱門打卡景點「不只是圖書館」舉辦「農時鮮食 Eat Fresh!」新品發表會,介紹國內10家接受輔導進入電子商務銷售管道的小農新品牌,希望透過品牌建立與包裝設計,讓消費者更能體會到農民投入生產的用心,感受產地到餐桌最短的距離。

TGA

台創董事長張基義:改變台灣 用設計翻轉城市
跟隨直覺、創造概念—台灣新銳設計師彭冠傑個展「Intuition直覺」不只是圖書館登場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Slider

搜尋本站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選單
  • 關於設研院
  • 全球夥伴
  • TDRI 會員服務
  • 營運場域實境導覽
  • 辦公室實境導覽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選單
  • 新聞資料
  • 活動展覽
  • 焦點報導
  • 趨勢分析
  • 人物觀點
Copyright ©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 Juliet by LyraThe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