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etter City:城市美學進行式|用雲朵打造0到99歲共享的遊戲場
▲ 位於八卦山上的天空遊戲場,猶如漂浮在天空中的雲朵樂園。
沿著卦山路緩緩上行,穿過綠意盎然的彎道,柔和的藍綠色地景在眼前展開——「雲之攀爬架」、「飄浮繩網」、「雲之溜滑梯」錯落其中,宛如漂浮於雲端的樂園。
這座以「天空」為靈感打造的「八卦山天空遊戲場」,以流動的曲線與開闊的視野勾勒出輕盈自在的玩樂場域。它不只是孩子的樂園,更是一處融合美感、安全與共融理念的公共空間,讓大人、長者與行動不便者都能共享這片充滿歡笑的天空之地。
從閒置角落到充滿笑聲的新地標
水藍色鋪面在陽光下閃爍,曲線遊具宛如流動的雲朵,遠望這裡,彷復座落山巔的藝術品,是孩子嬉戲的天地、也是彰化的新地標。
但在笑聲與人潮出現之前,這裡曾是一片荒蕪。龍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基生回憶,基地原是陸軍民族新村舊址,眷村遷出後長期閒置,雜草叢生、垃圾堆積,甚至成為治安死角,「那時候這裡是一處三不管地帶。」
直到台灣設計研究院推動「城市美學計畫」,與彰化縣政府攜手合作,結合地方需求與八卦山自然地勢,才讓這片荒地重生。改造以「包容、安全與美感」為核心,將閒置空間轉化為顛覆想像的共融遊戲場,重新吸引居民走入,也為社區注入活力。

▲ 彰化市龍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基生帶領民眾爭取將民族新村舊址整理成為簡易公園。
青銀共融,孩子的創意也成為設計的一部份
這片靠近天空的基地正位於八卦山的制高點,因此成為設計團隊的靈感起點。主責設計的JH Studio階曲設計工作室主持建築師何震寰,以雲朵為核心意象,提出「天空遊戲場」的概念,期盼讓人們在藍天之下感受「翱翔雲端」的自由與輕盈。
「0到99歲的共融,是我們最在意的方向。」何震寰說。園區以全齡共享為原則,打造不同尺度的遊具與地景裝置,流動造型的鋪面自然劃分動、靜區,並設有草坪作為緩衝,預留長者休憩區。因基地右側未來將設置日照中心,設計同步規劃「青銀共融廣場」,配置體健設施,讓長輩也能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為更貼近使用者,團隊舉辦四場「雲端夢境共融遊戲場」設計工作坊,邀請居民與親子參與。孩子的手繪塗鴉被轉化為遊具告示牌造型,成為場域中最具童趣的細節。「那是設計師畫也畫不出的創意。」何震寰笑說。
在無障礙設計上,團隊強調「共玩」而非「分隔」。例如「雲之沙坑」設有65公分高的玩沙台,讓輪椅使用者也能一同參與,真正實踐共融的精神。

▲ JH Studio階曲設計工作室主持建築師何震寰以雲朵為靈感,提出「天空遊戲場」的構想。

▲ 設計團隊舉辦工作坊蒐集居民對於天空遊戲場的意見與期許。

▲ 團隊將孩子在工作坊中的手繪塗鴉轉化成為遊具告示牌。

▲ 流動的鋪面將空間區分成為動、靜區塊,並打造天空草原作為休憩區。

▲ 青銀共融廣場,提供未來日照中心的長者休憩運動。
跳脫罐頭遊具框架,讓遊戲場成為公共藝術
天空遊戲場徹底擺脫傳統「罐頭遊具」印象。最具代表性的「雲之溜滑梯」以非典型曲面展現流動線條,猶如雕塑作品。團隊運用拓撲曲面工具(Nurbs)打造液態造型,使線條柔順圓潤,不僅具美感,也符合安全標準並通過SGS驗證。由於結構複雜,模具甚至委託具遊艇船模經驗的團隊製作,可說是全新的遊具工法。
園區植入73種台灣原生喬灌木,白天綠意盎然,夜晚則以3000K暖色燈光營造層次光影,讓遊戲場在夜裡宛如一座會發光的藝術品。
「公園改造前後差很多,從前的三不管地帶,變成了家長願意帶孩子來玩的地方。」林基生說。人潮帶來安全,也帶動周邊發展,讓地方重獲生機。

▲ 團隊運用拓撲曲面工具(Nurbs)打造液態般造型的雲之溜滑梯。

▲ 天空遊戲場的雲之攀爬架、飄浮繩網、雲之溜滑梯等遊具皆以流動的曲線打造,跳脫傳統罐頭遊具的框架。
建立公共工程的跨域協作典範
這場跨域合作所迸發的美好成果,在天空遊戲場中的瞭望台整合上展現無遺。基地內的「天空眺望台」原為獨立設計案,由黎明工程顧問(股)公司承攬,為呼應後來建設的遊戲場整體美感意象,各方大家一起多次坐下來開會協調整合。
王瑩琦表示,由於所規劃的內容已近尾聲,突然要配合天空遊戲場作調整,黎明工程從初期的反彈,在經過不斷地溝通、討論,也理解:雖然是2項工程,但大家都在同一個大基地上,為了帶給彰化縣民更完整、完善的全新遊憩場域,黎明工程最終願意投入時間與成本「打掉重練」,重新設計瞭望台,讓兩案在色彩與動線上達到和諧統一,才能在開放民眾後,獲得大家一致的好評。
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處長王瑩琦指出,此次改造不同於以往由公部門主導的工程,而是縣府、設研院、設計團隊與使用者共同打造的成果。「這次經驗讓我們了解到,公共工程除了功能性,也能兼顧美感。」
「我們希望這樣的合作成為未來公共建設的典範。」王瑩琦說。林基生也深有同感——設計讓廢棄空間蛻變為城市新地標,他期待天空遊戲場未來能成為串連八卦山下與山區的節點,為彰化帶來更多元的風景。

▲ 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處長王瑩琦表示此次天空遊戲場設計案,建立公共工程跨域協作典範。

▲ 夜間照明採3000K暖色溫燈具,讓夜裡的遊戲場如藝術品般綻放光影層次,成為在地居民賞夜景的新景點。
城市美學計畫小檔案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自2023年起推動「城市美學計畫」,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聚焦5,000萬元以下的小型公共工程,每案最高補助450萬元整合規劃費,支持跨域團隊從前期調查、設計思考到整體規劃,一步步協助公部門提出符合民眾需求的設計解方。計畫採公開徵選,邀集公部門、設計團隊與專家共創合作,從美感、功能到使用體驗全面把關。「城市美學」不只是翻新環境,更以設計力提升公共服務、生活品質與城市形象,推動台灣公共場域朝向「以人為本、跨域共創」邁進。
◖◖城美實績
A Better City:城市美學進行式|從診療到日常,設計力為小鎮帶來大改變
A Better City:城市美學進行式|從陰暗到明亮,公廁也能擁有智慧與美感
A Better City:城市美學進行式|用雲朵打造0到99歲共享的遊戲場

城市美學—公共場域設計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