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決選會議評選委員審慎討論,114年度「ACO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及品牌輔導計畫」入選受輔導業者名單正式公告。
農業部推動「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及品牌輔導計畫」,透過設計導入,提升農產品之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永續發展與收益成長。本年度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遴選設計公司與全台13家受輔導農業者進行品牌包裝與電商整合設計合作,打造具有在地故事與市場識別度的農業品牌形象。
2025臺灣文博會即將在8月2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及南港展覽館登場,文化部今(16)日公布文博會文化策展的主題為「水風景」,以水型態的多樣性為主要設計概念,呈現多元文化交流中產生的碰撞火花與韻律,展現多元文化豐富的面向與交會時的美感,也隱喻文化不受限制的多變樣態。
這次活動,我們將實地走訪幾個具代表性的示範場域,從「二手回收、維修整復、再生販售,到循環建材」,看看循環設計如何打造出別具特色的場域風貌與營運模式。
本次論壇聚焦於包裝減碳的創新策略,從品牌思維、材料選擇到跨域協作,邀請來自日本、澳洲與台灣的專家,分享實際案例與國際視野,攜手探索永續轉型的可能。
台灣設計研究院服務創新所榮獲第9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學研專案組)殊榮,獲得產官學界的高度肯定。這項獎項不僅是對服務創新所多年來投入的重大肯定,更彰顯設計在推動公共政策與社會創新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隨著全球環境危機日益加劇,循環經濟正成為未來經濟模式的重要方向,循環設計的角色顯得尤為關鍵。綠盒循環設計Leafer是一間協助企業進行循環經濟轉型的設計公司,其開發的循環設計工具 「C-BAT」,更奪得2025年iF 設計獎。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探索綠盒如何為臺灣的循環經濟注入更多可能性!
本文以《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為基礎,摘要其研究成果與分析洞見,並以「設計生態系統」為核心架構,全面檢視台灣設計產業的供需動態與結構性挑戰,進而提出具系統性與前瞻性的設計行動指引。
2025年隨著台灣設計展落腳彰化,由台灣設計研究院與成大昶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樂土)共同研發的C-STONE大理石循環塗料也朝彰化邁出嶄新一步!
當AI進入工作現場的同時,我們也迎來了一個關鍵提問:當一張設計圖可以由AI在數秒內生成,設計師的價值,該如何重新定位?《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彙整了國際研究趨勢、204份設計產業調查問卷,以及41人次來自產、官、學界的深度訪談,試圖為設計產業找出下一步的方向。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以設計產業為核心,採用「設計生態系統 (Design Ecosystem)」為分析觀點,全面剖析台灣設計力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1949年成立於台灣岡山的志斌食品,已成為許多台灣人的家鄉味,是家家戶戶中必不可少的調味醬。剛起步時,志斌只是一個小規模的家庭工廠,如今已壯大為拓展國際的企業。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志斌在這70年間成長茁壯,成為台灣之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