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力研究系列2】AI世代的設計突圍—重新思考產業與人才的未來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視覺統籌與裝幀設計:選選研;照片:台灣設計研究院。
文|前瞻研發組 郭唐菱、陳玗君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簡稱GenAI)正以驚人的速度滲透我們的生活與產業結構,而設計領域,無疑是這場技術革命的第一波衝擊對象。根據《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目前台灣設計師已普遍將GenAI導入日常工作流程,從靈感激發、概念草圖,到原型製作與成品交付,AI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改寫設計的節奏與邏輯。
然而,當AI進入工作現場的同時,我們也迎來了一個關鍵提問:當一張設計圖可以由AI在數秒內生成,設計師的價值,該如何重新定位?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彙整了國際研究趨勢、204份設計產業調查問卷,以及41人次來自產、官、學界的深度訪談,試圖為設計產業找出下一步的方向。
AI只是新工具,創意之外還要決策
重新回到設計的核心不難發現,作為一種「問題解決的工具」,設計的本質從未改變。即便GenAI具備強大的生成能力,它終究無法自行辨識「什麼是值得被解決的問題」,也無法替代設計師對人性需求、情感反應與文化脈絡的敏銳洞察。
AI能創造數千張視覺圖像,但「選擇哪一張,為什麼選」的決策,仍仰賴設計師的判斷力與品味。以工業設計為例,設計專業不只是圖像生成,而是在技術、美學與生產可行性之間找到平衡點。設計師必須能從大量AI生成的草圖中辨識潛力方案,結合使用者研究與市場洞察,進一步修正與深化,最終讓設計作品真正與使用者產生共鳴。
在AI協作之下,設計師的角色也正在轉變──不只是創作者,更是指揮者。他們需引導AI產出符合需求的內容,並以專業眼光調校細節、定錨策略,產出高價值的設計。
GenAI改寫設計工作:快,還要更聰明
根據麥肯錫2024年報告,GenAI可顯著壓縮產品開發流程,最高可縮短達70%的時間。以設計思考的四個階段──探索、定義、發展、傳遞──來看,AI幾乎已能參與每一環節,從資料蒐集與靈感激發,到概念草圖生成與原型測試,整體流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
然而,效率的提升也伴隨著工作內容的根本重構。當客戶對設計服務的期待從「完成一項任務」轉為「提供多版本、即時溝通與高度客製化」,設計師面臨的挑戰已不僅是創意產出,更是如何回應需求規模與複雜度的同步提升。
在AI增能的背景下,「超個人化」已成為品牌競爭的新常態。從精準傳遞訊息、情境化溝通到打造沉浸式體驗,設計不再只是形式美學的堆疊,而是策略與情感的整合工程。這迫使設計師必須具備更靈活的創作視角與整合能力,在跨工具與跨場域之間,轉型為能串聯技術與感知的溝通者與體驗策劃師。
設計產業進入M型分工時代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訪談多位業界與設計專家,指出AI技術的普及雖然提升了進入門檻的可及性,卻也帶來設計勞動的分化趨勢。愈來愈多非設計背景者透過AI進入市場,導致產業內的競爭加劇,並且逐步走向「高階顧問」與「基礎執行者」的M型分工。
未來的設計不再只是單點創作,而是協作式、系統化的知識整合。企業開始尋找能結合AI應用與策略判斷的「混血型人才(Hybrid Talents)」,他們不僅懂技術,更要懂使用者和市場。
教育追不上產業,學用落差浮現
產業變革的速度遠遠超過校園的應變速度。《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指出,科技、企業的變化快速,學校教育體制未能即時銜接AI應用下的實務需求,造成「學用落差」問題日益明顯。
設計教學不僅需導入AI工具的應用訓練,更須強化學生在溝通、倫理、跨領域理解與使用者洞察等面向的核心能力。未來AI生成的內容,可能潛藏誤導性資訊與倫理風險,設計教育必須從制度與價值觀層次重新調整。
台灣的設計優勢與挑戰:從在地到國際,還差哪一步?
台灣設計具備靈活應變、代工技術深厚等優勢,但在跨國接案、國際合作與智慧財產治理等方面仍面臨挑戰。尤其面對AI生成內容的著作權爭議與創作歸屬問題,現有法規與市場制度仍顯不足。
台灣設計產業準備好成為AI世代的「設計駕馭者」了嗎?
根據《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顯示,多數設計公司已普遍意識到AI工具對設計效率的加乘效果,並肯定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作為增能工具。然而,整體產業對AI應用的長遠潛力仍趨於保守。對於AI是否能有效降低設計成本、或是否將取代部分人力,多數公司尚抱持觀望態度。
目前最受認同的應用場景仍集中在「輔助執行」層級,例如生成示意圖、圖片修整、背景處理等技術性任務,尚未全面進入設計策略或創意決策的核心。
設計公司的AI運用階段
AI無法取代設計師,但能否善用AI工具,將成為下一場設計競爭的關鍵。《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整合新加坡SkillsFuture框架與專家觀點,歸納出設計師未來的十項關鍵技能─從批判性思維、科技適應力、同理心設計,到設計倫理與文化敏感度─這些,正是AI短時間內難以跨越的門檻。
當AI成為你的共筆者,你是否已準備好與它共創更好的未來?
📘 想了解更多AI如何改變設計流程與產業生態?
📥 歡迎線上免費閱讀《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完整報告
中文版:https://issuu.com/tdcpr/docs/2024_
英文版:https://issuu.com/tdcpr/docs/design_in_taiwan_report
【本研究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綜合204份設計產業調查問卷、41人次專家學者訪談,並參酌國內外研究與實務觀察,深入剖析生成式AI對台灣設計生態的衝擊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