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力研究系列1】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解析設計產業與AI趨勢,勾勒生態系統行動藍圖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視覺統籌與裝幀設計:選選研;照片:台灣設計研究院。
作者|前瞻研發組 郭唐菱、陳玗君、尤柏勛
台灣設計研究院每年透過台灣設計力研究追蹤設計產業、設計人才的變化與趨勢。《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以設計產業為核心,採用「設計生態系統 (Design Ecosystem)」為分析觀點,全面剖析台灣設計力的現況與未來發展。透過文獻回顧、次級資料分析、204份產業調查問卷,以及41人次以上之專家學者訪談,將研究內容聚焦於2023年至2024年間台灣設計產業的發展概況,以及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 的前瞻趨勢,並經由八大構面框架(設計使用者、設計推廣、設計領域、設計教育、設計研究、設計支持、設計政策與設計資金)逐一分析台灣設計生態系統的優勢與挑戰。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台灣設計生態系統利害關係人圖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承續設研院2020年出版之《台灣設計未來藍圖》,其提出生態系統優劣勢分析及未來行動方案,並強調產、官、學界等不同角色參與的重要性。以下簡述本次設計生態系統八大構面研究之關鍵發現:
-
設計使用者:台灣不同部門的設計使用者已廣泛使用設計,達成公共和商業領域等不同層面的加值。
-
設計推廣:台灣設計已透過多元活絡的推廣活動進入大眾視野,並經由傳媒與商品化的途徑與大眾廣泛連結。
-
設計領域:台灣的設計人才具備優異技術基礎;設計公司之設計位階發展程度高,將設計視為提升商業價值的重要策略工具。
-
設計教育:台灣基本教育中的設計教育除了培育美感素養之外,也強調以設計思考解決生活問題的創新能力。高等教育中的設計教育則著重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融入科技競爭力,並同時關注產業與社會的真實問題。
-
設計研究:台灣設計研究領域呈現出多元、跨域、前瞻的特點,從設計研究的在地脈絡到全球設計領域的最新議題。
-
設計支持:台灣政府及中介組織已執行多元設計支持計畫,連結設計師與設計使用者,幫助公共與企業部門應用設計解決不同領域的問題,創造設計的創新價值。
-
設計政策:台灣地方政府組織較為靈活彈性,以成立設計中心和設計導入公共政策的方式推動設計政策。中央政府則透過全國性計畫和法規制度研議,治理設計整體發展。然而,台灣設計政策尚待跨部門資源整合,以及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和共識凝聚,以因應產業的變化而更新。
-
設計資金:台灣設計領域主要資金來源可分為公部門、企業及募資平台等。雖然政府已設有設計產業輔導或補助計畫,但資金來源穩定性仍需加強。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生成式AI對台灣設計的衝擊
報告特別聚焦生成式AI對台灣設計生態系統的影響,分析其當前應用與未來潛力,透過深入探討與策略建議,為台灣設計人才與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具體指引。研究建議設計師需掌握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能力,相對也需要培養及持續增強AI所不能取代的關鍵技能。本研究以「新加坡未來技能 (SkillsFuture Singapore)」的設計技能框架 (Skills Framework for Design) 為基礎,整合專家訪談之成果,歸納十項「AI時代下設計師的關鍵技能」,包含溝通、批判性思維與獨立思考、科技適應力、創意思維、同理心設計、跨領域思維、設計永續與倫理管理、美學與設計敏感度、設計思考實踐及設計之文化敏感度,鼓勵設計師在職涯中強化這些技能發展。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五大關鍵議題
本報告探討了台灣設計產業的概況、AI前瞻趨勢,以及設計生態系統的整體發展情形,彙整五大關鍵議題,並依據產業需求的重要性、行動的可行性,以及短期達成效益,提出十大未來行動方案建議。建議來源係依據總計41人次之專家個別訪談、焦點團體訪談,以及《台灣設計未來藍圖》提出的33條策略與122項設計行動方案,綜合整理和修正如下:
十大未來行動方案建議
-
提倡設計導入公共政策
-
提倡設計導入企業組織
-
推廣設計多元創新價值
-
強化設計領域專業發展
-
推動設計教育產學協作機制
-
鼓勵設計的應用型研究
-
強化設計國際鏈結
-
強化設計支持系統
-
強化設計治理及法規
-
設計導入國家重點產業計畫
這些行動方案兼具可行性與前瞻性,旨在推動台灣設計產業的全面升級與發展。我們期望本報告不僅是政策規劃的參考,更能成為促進設計策略發展的公共對話平台,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建構健全的台灣設計生態系統,並塑造具有國際辨識度的台灣設計(Design in Taiwan)論述。
※《2024年台灣設計力報告》請參閱以下連結
中文版:https://issuu.com/tdcpr/docs/2024_
英文版:https://issuu.com/tdcpr/docs/design_in_taiwan_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