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AI 技術如潮水般湧入各個產業,室內設計會是被取代的對象,還是帶領轉型的角色?我們邀請到十彥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創辦人林彥穎,從他多年的空間實踐與文化思考,談談室內設計在台灣當下的面貌—介於創意與規劃之間,既是生活的容器,也是歷史與科技的交會點。
「做品牌,不是去迎合市場,是創造市場。」天晴設計創辦人暨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長 易瑋勝(Alan),在品牌建立上具有豐富經驗,著名的雙囍杯「喜器」品牌、複合礦砂瓷土咖啡濾杯的「澗水藍」、以及高度文化工藝的盒裝包材「三木匣」,都是他與天晴設計師共同努力的結晶。
從企管系畢業的優視覺溝通總監 王德明,也是現任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說著自己的求學經歷時,有設計人的浪漫卻也帶著商人的務實,「設計不能只是美學」他笑著說。
面對 AI 加速滲透設計工作的今天,設計師的角色與能力正在重組。本次工作坊以未來學的情境思維為起點,帶領學員圍繞「未來校園」、「未來社區」與「未來樂齡園區」三大主題,從使用者的視角出發,建構情境、辨識需求,進而發展回應未來挑戰的設計構想。設計不只是創意產出,更是一次次針對真實議題的對話過程,讓創意具備時間與社會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