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DI設計透視器 EP.12:從好奇到創新:餅乾學院的品牌實驗室——專訪台灣優格副總曾明哲 、品牌經理吳珮淳

▲台灣優格副總曾明哲(右)、品牌經理吳珮淳(左)

 

你所想像的「餅乾學院」會是什麼樣子?

 

一座食品加工業的觀光工廠,浪漫地承載了台灣食品產業與地方共好的縮影,「台灣優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灣優格)攜手跨域設計團隊,帶領「餅乾學院」成為結合教育、文化與國際市場的品牌實驗室,也映照出一個企業如何在時代潮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好奇心點亮工廠,使命感回饋在地

 

台灣優格初次打開工廠的契機源於周邊幼稚園孩童的好奇心,孩童驚奇的眼神點燃了創辦人心中的火花——原來工廠不只是生產線,它也能成為知識啟蒙與文化體驗的場所 ,在倡導食安議題的趨勢下,台灣優格漸漸將產線透明化,這不僅是基於社會的責任心,更是對於食品安全的坦然與自信。

 


▲ 餅乾學院城堡的外觀。

 

 

「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更多是想要做什麼。」品牌經理吳珮淳談起「餅乾學院」的初衷,雖然還是需要收益才能延續與回饋地方,但堅持「與社會鏈結」是台灣優格一直以來努力的首要目標,也因為這些理想召集了更多支持者,響應淨灘、食安議題等公益活動,台灣優格多角化與環境和平共處。

 

 

以十年耕耘為根,再創品牌新語言

 

本次場域改造不僅是視覺上的更新,更象徵「餅乾學院」邁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一步,透過導入更多互動性裝置及場域優化,讓觀者能以更直觀、有趣的方式體驗餅乾製程與品牌故事。餅乾學院希望透過重塑的場域的語言,傳達這十年來一直與地方交互的核心價值。

 

「經歷了十年,我才真正明白我們想為土地做的事。」副總曾明哲面對市場上多數餅乾、麵包原料仰賴進口的現況,選擇回到土地、積極導入在地農作,例如:邀請民眾至契作的洋蔥田體驗採摘樂趣,並結合乾燥洋蔥餅乾的 DIY 課程,從產地到餐桌,餅乾學院以食農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品嚐到道地的台灣味。

 

此外,本次餅乾學院特別新增三樓付費的空間,作為預約課程、主題講座或深度體驗活動的場域,藉此區隔一般免費參觀動線,提供更高品質的體驗與課程服務,未來也將與其他品牌、餐飲業或飯店合作,推出主題活動與專業課程,持續深化品牌與消費者間的互動與信任。

 

 

▲ 餅乾學院周邊有許多契作田地,可見對於食農教育的重視。

 

 

設計的最大公因數

 

當問起本次 IDDI 設計合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品牌經理吳珮淳坦言:「在於如何將產業知識轉化為易理解且靈活的體驗內容,並兼顧不同角色的視角(不同年齡層的觀者、導覽老師及經營者),確保資訊既有趣又符合品牌理念。」比起專業的烘焙器具,使用貼近一般家中可見的廚具呈現烘焙的過程,提供觀者具實際操作的想像空間,以觀者之手,鳴其之心。

 

台灣優格形容 IDDI 就像是「陪跑教練」角色,透過專家的指導,團隊學習以不同文化視角思考國際化,例如包裝設計需讓海外消費者理解等,此外,在計畫期間,企業內部也漸漸導入設計意識,建立共同對於品牌的信念。

 

 

在台灣做世界的餅乾

 

台灣優格作為台灣前五大食品代工廠,在疫情期間因實體店鋪人流減少,透過電商及網路銷售意外打開了 B2C 市場,發現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與喜愛,因此期望透過本次IDDI將設計導入公司藍圖,發展自有品牌。B2C 導向的餅乾學院帶來三大驚喜價值:一是作為研發實驗室,測試新口味產品;二是更自由地推出有趣、創新的餅乾及聯名商品;三是提供可以直接聆聽消費者回饋的機會,累積數據以優化配方與產品風味,透過上述價值的加成與堆疊提供台灣優格能更敏捷地調整產品以符合市場需求的施力點。

 

在視覺與品牌識別上,綜整所有員工對於餅乾學院的共同符碼,歸納出城堡的意象,並保留中文品牌名稱,讓國內外消費者一看就知道是台灣的產品,呼應餅乾學院的核心願景:「在台灣做世界的餅乾。」,透過食品喚起消費者的生活記憶與情感共鳴,未來,台灣優格將以國際市場為重點,持續拓展新產品線與技術,並透過 B2C 經驗構建 B2B 客戶,形成雙向加值,穩步推動在地國際化策略。

 

為此,台灣優格分享了一個銷往日本市場的趣聞:由於日本消費者對「鐵觀音」沒有概念,而「Tieguanyin」一詞非中文使用者也難以理解,因此副總曾明哲靈機一動,回想早期台灣出口日本的重要貿易品項之一是烏龍茶,於是決定將這款餅乾口味的英文名稱改為「Oolong Tea」,這個小改動展現了品牌靈活的因地制宜思考。

 

 

▲ 餅乾學院全新識別已運用在產品上。

 

 

務實生存,永續經營:以員工福祉為核心的企業願景

 

談及企業在台灣經營的現實挑戰,副總曾明哲指出:「在理想之前,企業首先必須專注於生存。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每一項決策都需謹慎小心,步步皆需深思熟慮。」對中小企業而言,維持穩定經營本就不易,而台灣優格在邁入成立三十周年之際,更需持續進步、引入新技術、開拓新市場,才能逐步實現長遠願景。

 

即便已具一定規模,台灣優格仍採取謹慎觀察、穩紮穩打的經營策略,其核心原因在於對一起打拼的夥伴——員工及其家庭的責任。企業唯有保持穩定訂單與薪資,才能保障員工在複雜環境中安穩生活。這份不可妥協的責任感,正是台灣優格實現永續經營的基礎。

 

 

台灣優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台灣優格食品自 1998 年創立,以千層派、休閒餅乾與特色伴手禮為核心產品,從 OEM 代工逐步發展自有品牌。旗下觀光工廠「台灣優格餅乾學院」每年吸引近百萬人次參觀,讓消費者在品嚐美味的同時,也能見證食材來源與製程的每一步。

 

IDDI小百科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 Industrial Design-Driven Innovation,簡稱 IDDI ) 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之設計創新專案,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並以提升企業設計位階及設計價值為目標,並推動設計導入開發流程之中,協助產業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深化服務價值。

 

「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