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DI設計透視器 EP.11:設計讓祝福不散,以香灰註解工藝的生活溫度——專訪手手有限公司負責人姜文中、設計師郭佩珊

▲ 手手負責人姜文中(左)、設計師郭佩珊(右)
廟宇裡的香,承載著無數人的祈願。你是否想過,燃燒後的灰燼會去到哪裡?
「手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手手)收集了這些原本將被遺棄的香灰,攜手「或心國際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或心國際),將它們轉化為能長久陪伴生活的器物,將祝福延續在日常之中。從雞毛撢子到窗花、還有現在的香灰,手手以設計重新詮釋傳統工藝,讓來自土地與匠心的技藝從回憶中甦醒,重新扎根在我們的生活裡。
為世界眼中的「台式美學」定調
「我們一直在追尋一件事,就是讓國際看到我們的作品時,能直覺說出——這是來自台灣的設計。」出自工業設計背景的手手負責人姜文中,談起創立品牌的初衷,語氣堅定。從早期接觸雞毛撢子、窗花,到近年開發香灰材料,他關注的,始終是如何透過設計語彙萃取在地文化,在西方設計邏輯與台灣傳統符號的對話中,重新定義「新台式風格」。
▲ 香灰循環材製成的線香座、籤文原型。
與傳統並肩:從設計價值到產業共生
手手的創立,也源自姜文中對「設計能為社會創造什麼」的思考。他點明工業發展的起步,其實都是從工藝開始:「早期的生活用品來自於石頭、竹編、藤編,創造這些器物都是用『手』,所以我開始回溯台灣的傳統產業。」
在過去於設計公司服務期間,他經常接觸到技藝精湛卻漸漸式微的傳統產業。他發現,許多工藝師傅並非技術不足,而是困在舊有的形式與產業鏈中。於是他毅然決然離職,開始串連師傅們,為他們注入創新的設計語彙與商業思維,透過產品重新活化這些產業。
這條路並不輕鬆,需要長時間的溝通與信任建立,自掏腰包承擔成本與風險,但姜文中始終相信:「這份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大過於我對獲利的追求。」手手也因此成為了與台灣的傳統工藝共生共存的夥伴。
這樣的理念同樣延伸至品牌經營策略,手手選擇將鏡頭和敘事焦點放在工藝師傅的匠人精神與韌性上,手手則專注於透過設計轉化這份價值,讓產品成為真正為師傅創造收入的管道:「報導可以感動人心,但被大眾需要、能被帶入生活中的作品,才能改變老師傅的生活,也才能真正延續傳統工藝。」
用工藝餘料為日常添色
2024年,手手在 IDDI 計畫中開始踏入材料開發的領域,聚焦永續再生的可能性。作為以工藝為本的品牌,手手特別關注工藝生產中所產生的餘料,但也深知餘料若加工再造,可能耗費更多資源。因此,在層層考量與篩選後,他們選定「香灰」作為核心材料,嘗試將其開發為塑膠替代材,製作線香座、擴香符等生活用品,並進一步結合香灰的鹼性特性,研發出能與雨水酸鹼中和的花盆濾心,將應用潛力延伸至農業場域。
永續材料專家「或心國際」作為研發夥伴,協助進行一連串材料實驗。團隊使用來自台中製香品牌「馨心齋」所提供的香灰、香腳與淘汰竹條,經過粉碎、過篩等處理。看似簡單的天然廢料,其實每一項都需歷經反覆測試,才能真正掌握其材料特性。姜文中形容:「我們就像在自然課實驗中探索的學生,歷經了很多次失敗。」所幸在或心國際如同導師般的陪伴下,手手逐步推導出穩定可行的配方。
手手期待將香灰技術內化為品牌的核心能力,拓展潛在合作夥伴的規模。這不僅是一次循環材料研發的嘗試,更讓品牌走出設計本業,深入材料應用與永續轉型的領域,為未來發展開啟新的方向。
▲ 香灰循環材原料及線香座、籤文原型。
品牌再塑:與香灰共築新生
設計師郭佩珊提到,過去選品多仰賴品牌創辦人對工藝的敏銳度與個人判斷,但在參與 IDDI 計畫後,團隊開始反過來思考:「我們是誰?大眾是怎麼認識手手的?」透過計畫的支持,手手得以放慢腳步,重新形塑出一套設計準則與選品邏輯。產品不再只是因為「好看、特別」就納入開發,而是要回應品牌精神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真的很感謝整個計畫的所有審查委員,他們讓我們看到很多自己沒有看到的手手。」郭佩珊細數來自不同委員提供的支持。IDDI 的主審委員引導團隊回到設計的根本提問,讓團隊思考材料與品牌價值之間的關聯,避免素材選擇流於形式。設研院林副院長也鼓勵團隊多投入時間進行前期研究,理解材料的特性與可能性,即便不一定有立即的成果,也能在未來開闢更多設計與產業的可能。
IDDI 召集人也提出「設計的價值不一定來自追求完美,而是在過程中理解使用者的需要,重新認識材料與工藝的潛力。」在這樣的觀念下,讓手手從單一產品思維,轉為從品牌定位出發,思考如何以材料、使用者與文化脈絡建立更長遠的設計準則。
▲ 手手櫃位產品。
解構文化密碼,讓工藝語言一同進入生活
儘管逐步建立起品牌識別與市場認同,但姜文中也直言,最大的挑戰不是設計或製造,而是「如何與客戶順利溝通。多數客戶並不熟悉工藝的生產流程與限制,往往對交期、材質限制存在認知落差,導致開案過程繁複冗長。而市面上許多製程資訊平台是為設計師與工程師設計,對非專業者並不友善。
這樣的體悟,正是來自於前一年參與 IDDI 計畫的經驗。當時手手雖然完成了一系列香灰材質產品,也獲得許多正面回饋,但郭佩珊坦言:「我們不只獲得了答案,也獲得了更多問題。」如果能讓工藝知識更平易近人,相信能幫助客戶快速對齊認知,降低溝通門檻。
因此,今年手手再次參與 IDDI,嘗試將品牌累積的經驗,轉化為更系統化的知識資源,打造一套「工藝資料庫」,例如整理材質特性、加工方式與應用案例,並透過視覺化的呈現,讓不同背景的使用者都能輕鬆瀏覽與理解。手手期望這項延續計畫不只是服務自己,也能作為推廣與保存台灣工藝文化的起點,如同手手一直以來擅長的——用設計讓傳統工藝進入現代生活。
手手簡介
手手有限公司是一個融合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的生活品牌,產品涵蓋清潔、收納及永續材質應用。成立六年來,已與超過 13 位工藝師合作開發,累積逾 300 場工藝體驗課程,獲得 16 座國內外工藝與設計相關獎項。
IDDI小百科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 Industrial Design-Driven Innovation,簡稱 IDDI ) 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之設計創新專案,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並以提升企業設計位階及設計價值為目標,並推動設計導入開發流程之中,協助產業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深化服務價值。
「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