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移動」落地臺北士林、新北八里,設計驅動地方觀光加值服務,Web App串連在地內容,打造沈浸式旅程
▲ 以「微移動」為核心,推動地方觀光加值服務,開發Web App串連在地文化與歷史,形成可即時互動的路線體驗,並搭配Aura綠能電輔車騎行,邀請旅人以慢行翻轉經驗,重新認識地方故事。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補助下,今(114)年為推動設計驅動地方觀光加值服務,攜手Aura永續智能科技、OKGO凱智智能系統和Play Design Lab玩味創研,以「微移動」為核心,在臺北士林與新北八里設置兩個落地示範場域並打造「在地情境旅遊 Web App - Aurora」,將地方故事內容融入騎行節奏,讓遊客在體驗過程中即時看見並理解當地的自然、人文與歷史,形成一段可被細細閱讀的士林和八里的沈浸式旅程。

微移動,推動地方觀光加值服務體驗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與玩味創研合作開發了這款最小可行性測試(MVP)的Web App,結合地圖導引與互動內容,支援「主題探索」和「自由探索」兩種體驗模式,並搭配Aura綠能電輔車使用,讓遊客能邊騎行邊沈浸在地風光。系統於騎行過程中依定位自動觸發景點故事卡,故事內容的基礎是訪談士林和八里的地方引路人(士林神農宮總幹事簡有慶老師、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理事吳秀蓉老師,和專長三芝鄉文史的淡水社區大學周正義老師)所擁有的在地知識。App支援故事卡內容收藏及旅程軌跡回看,透過將分散的在地文化與歷史整合編排成可讀、可玩的路徑,有效提升體驗品質與再訪意願,為地方觀光樹立了新的服務與體驗模式。


臺北士林,城市樞紐的歷史走讀
設研院表示,Aura永續智能科技在士林Uspace福林第一停車場設置了短期活動測試體驗的站點,將士林定位為「交通樞紐、生活街區、 歷史地標」的綜合體驗場景。旅人可自行選擇體驗模式,騎乘Aura綠能電輔車,沿著老街巷弄與官邸園區周邊體驗前行。系統會根據騎行定位彈出景點故事卡,介紹士林(舊稱八芝蘭)的建築沿革與街區歷史交疊的脈絡。旅人在騎行間可收藏故事卡並回看旅程軌跡,在體驗的時間軸上看見士林的過去與現在,感受城市歷史氛圍的層次與變化。

新北八里,河岸慢行的自然與人文
設研院指出,以位於八里渡船頭、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八里大眾廟為起點,八里場域以河岸自行車道為主軸,將潮汐地景、濕地生態與聚落故事串連成體驗節點。騎乘過程中手機會播放介紹豐富的自然生態、地景由來及地方聚落故事等,引導旅人慢速深度感受在地的生態與自然人文。體驗結束後,透過個人旅程軌跡的回播並重溫已收藏的故事卡內容,將左岸風景轉化為可回味、可再訪的地方記憶,形成八里專屬的慢行節奏。


設計導入,移動體驗再升級
設研院樂觀期待,本次計畫不僅止於單點體驗的打造,更是一次將「移動方式」、「互動體驗」與「在地文化」串連整合的設計實驗。從場域的動線設計到情境化App的介面設計,乃至於騎乘節奏與故事卡的觸發邏輯,這不僅是一趟旅程的設計,更是一次關於「地方如何被重新感知」的提案,讓人們看見設計如何從日常移動開始,悄悄改變我們與城市、與地方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