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2017
赫爾辛基文化工場的創新營運
赫爾辛基文化工場是北歐國家最大的獨立藝文中心之一。與一般認知「文化中心」帶點嚴肅、沉重、重教育意涵的印象不同,赫爾辛基文化工場是從市民需求考量打造的文化與休閒空間,在提供有意義、深度的文化內容之餘,它還意想不到地有點商業、娛樂、有趣又好玩。本篇特別專訪現任營運長Marianne Mäkelä,了解他們如何營運這樣的一個都市文化空間。
探索設計的最小值與最大值-「設計 M/m 臺灣」總統府策展
這些年以設計為名的展覽族繁不及備載,「設計」與「策展」成為顯學,但以「設計」為題就地在總統府內策劃展覽,「設計 M/m 臺灣」可說是帶給設計迷們新鮮的觀展體驗。
尋找第三種可能:未來文創場域新思維
在 2017 年臺灣文博會論壇中,現任教於德國柏林科技大學建築系的鄧英志副教授,以自身規劃永續城市發展設計的跨領域經驗,提出思考「文創場域」的不同方式與行動策略。本篇特別專訪鄧英志,邀請他從自身的背景、研究及實務工作經驗談起,深入了解其主張的背後思路。
暹羅百貨對設計品牌的溫暖守候
泰國暹羅百貨從1973年經營第一間泰國的國際標準規格百貨開始,引進了現代百貨管理制度,但仍在今日透過the selected、ODS等自有選貨店的設置,保持著本地商品比例,溫柔細膩的守護曼谷的設計產業與品牌。
54位創作者紙牌聯展 活版印刷復興運動前哨
面臨產業凋零的活版印刷,近年來在許多相關從業者的嘗試之下,逐漸以更為現代、能因應時下需求的樣貌,重返時代的舞台。但還沒有更多的可能性?一起從一次由國內外54位創作者共同參與的紙牌聯展,發掘活版印刷的新生命。
高端品牌打造術:義大利百年甜點老店COVA走進東京
當眾多國際食品或餐飲品牌在進軍亞洲市場時,多選擇落腳於日本東京,原因無他,日本東京被認定是亞洲流行趨勢的匯集地,只要在東京熱賣商品,便可挾帶「東京暢銷」之姿,順勢進軍到亞洲其他一線城市。然而東京市場卻不見得是人人都可踩穩,即便是一線品牌,一旦經營策略與目標消費者有所落差,也可能被東京市場拒之門外。
請試著對話,而別急著下結論—2017 臺灣文博會,我們在文化裡爆炸
這幾年,台灣的政府、設計師、創意工作者,時常在同個框架下思考幾個問題──「如何讓生活更好一些?」、「如何讓過去窒礙難行的事,能有更與時俱進的做法?」一直以來,我們都急於解釋這些問題,「但我們都在文化建構的過程中,這些問題需要更多對話與辯論、被不同觀點交叉檢視,而不是急著下結論。」
聶永真—概念上 實際上 顛覆設計想像
尋求改變的企圖心雖然清楚,但該如何著手?聶永真認為,如果想就海報設計做出改變,不只視覺上的經營,文案更需要下點工夫,因為「要做一件漂亮的設計很容易,問題是它會不會只是個漂亮的廣告,但其實很無聊。」為了尋求搶眼的亮點,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聶永真決定跳脫既有的官方文案,另走一條思路。
傳產轉型第一步:了解消費趨勢、創造品牌價值
水五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零件,舉凡衛浴的蓮蓬頭到廚房的水龍頭,串接著水的流向。面對日新月異的產業和消費者,傳產可以如何因應?在「彰化水五金產業-設計創新轉型力國際座談暨專題分享會」中,東方線上執行長蔡鴻賢,透過市調數據分享水五金產業的趨勢與建議,DDG方策品牌顧問總經理史孟康則建議台灣別再追求CP值,透過行銷為品牌加值、增加利潤,尋找傳產的新商業模式。